流动性泛滥的宏观背景下,居民对财富缩水有着强烈的危机感,资管业务顺势而起,造就了全民理财的狂欢。然而,资管业务从未与影子银行划清过界限,在追逐高收益资产的过程中失了分寸和方向,成为了僵尸企业、过剩产能的输血机。
资管业务的影子银行体系资金主要流向了投机领域、产能过剩领域、融资平台和中低风险市场杠杆投资等四大高息领域,推高了实体经济杠杆率,降低了债务透明度,增大了金融体系风险。但影子银行业务模式使得资管市场交叉业务广泛存在,大大增强了产品间风险的传染性。加上监管主体不一,分业监管的框架难以适应,带来了重复监管、空白监管和监管套利等问题。
过去几年影子银行的急速扩张导致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虽然商业银行表内贷款的利率偏低,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融资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民营企业被排在了后面。而在影子银行体系,利率又被地方政府抬高,使得僵尸企业和地方政府成为影子银行体系最大的得益者。
为维护债券、股票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杠杆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应当控制资管产品的杠杆水平。资管产品的杠杆分为两类,一是负债杠杆,即产品募集后,通过拆借、质押回购等负债行为,增加投资杠杆;二是分级杠杆,即对产品进行优先、劣后的份额分级。持有人通过所持资管产品份额进行质押融资或以债务资金购买资管产品的加杠杆行为,对整体杠杆率也存在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