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数年间快速扩张的影子银行已经被踩下刹车。今年上半年我国广义影子银行活跃度降低,名义GDP增速自2012年以来首次超过影子银行增速。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今年强监管挤泡沫的效果已经显现,不过影子银行的长期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影子银行占GDP的比例已经从2016年86.5%的高点降至2017年6月30日的82.6%。8月中旬,中国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在一次通气会上曾带来一组数据:上半年银行业同业资产、同业负债规模双双收缩,为2010年以来首次“由正转负”。颇受关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累计减少了1.9万亿元,同比增速降至个位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35个百分点。
一个月后银监会发布的数据进一步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增速下滑的情况还在延续。截至8月末,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速连续7个月下降,其中同业理财今年以来累计减少2.2万亿元。委外贷款也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今年同比少增7600亿元。从今年银行的半年报和三季报也可以看出,大部分银行已主动减少同业负债及同业存单发行。
在此次增速遭遇转折之前,我国影子银行曾经历了长达数年的迅猛增长。最早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显现出快速扩张之势。
有业内人士更进一步将2013年作为一个分水岭。2013年前,影子银行主要借助于信托、券商、基金等通道业务快速发展;2013年银监会在8号文当中官方定义了“非标”之后,银行理财投向“非标”资产被限制,同业、委外等模式成为了影子银行新的“庇护”。
业内人士认为,影子银行的规模增速放缓,意味着今年强监管挤泡沫的效果已经显现。随着监管的加强,影子银行业务将更加透明,总体上影子银行增速将在未来几年有所放缓。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影子银行的主要构成部分为理财与资产管理计划等内容,目前对于金融去杠杆、收缩同业力度特别大,监管很严格,因此预计未来也将在一段时间持续。“未来3-5年还会持续放缓,根据金融去杠杆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还有十九大报告中对于金融风险防控的要求,影子银行将会持续变小。”
不过从长期前景来看,影子银行的扩张势头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也不能否认,金融创新带来的正面发展。刘澄指出,影子银行的泛滥削弱了监管对货币市场的控制,但也解决了一些资金不对称的问题。李虹含也表示,银行由于快速去杠杆导致的风险积聚或系统性风险的上升,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还存在正向影响作用,如果持续快速变小,有可能使风险快速上升。
相关研究报告:
金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