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币强势升值的背景下,上周五,央行将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的消息不胫而走,此后也得到了证实。相比于‘变相降准’的说法,外汇风险准备金调整主要是针对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开始转强的预期升值,远期售汇签约缩减,远期结汇量开始上行,净结汇额在近两年内首次取得连续多月的正值。在此背景下,央行提出要将2015年推出的20%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其目的就不言而喻:不让人民币升值预期过度膨胀。
这一理解不无道理。更早前,此前就发现,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人民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央行可能通过引导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走弱或调节逆周期因子,让人民币不跟随美元大跌而大涨。例如,美元指数从4月7日的100.71回落至5月5日的98.75,降幅达1.95%,同期,人民币中间价仅由6.8949升到6.8884,升幅仅为0.09%。这样的交易逻辑很简单:市场认为近两个月内人民币不会出现大幅度的贬值,因此只能选择做多人民币来获取其稳定的利息收入,而在这之前需要美元的企业,也只能考虑尽快结汇。这就造成了一种自我加强式的循环效应。
所以,央行如果不对市场进行一定的管理,那么人民币就只能继续走强。但从宏观上而言,这似乎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总体而言,央行有意引导人民币在这一位置稳定且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但市场是否会从善如流,则存在不确定性。其实,问题的关键或许已经不在于美元,而在于欧元。欧元在美元指数中的占比接近70%之高,因此其涨跌将对美元产生重大影响,从而牵连到人民币走势。
眼下,欧元的强劲走势丝毫没有停止之势。从年初至今,欧元已对美元大涨了近14%,如今报1.2036。欧洲央行上周如预期维持隔夜利率在历史低位0.0%不变,并保持每月购债规模600亿欧元至今年12月份,必要时还将延长。欧央行没有宣布QE削减计划,但欧央行行长德拉吉依然对欧元的强势保持“沉默”,立即推动欧元大涨突破1.20逼近年内高位1.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