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曾动辄惊扰全球金融市场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变得有些“平淡”,而欧日央行的利率决议似乎更为“抢眼”。这从美元与欧元、日元的走势中可看出端倪。人民币对美元及欧元的中间价,包括CFETS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的表现诠释了“人民币的强与弱”。
现实如何?一个强势凸显,一个疲态毕呈。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人民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这对“冤家”走出了两种“极端”。前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收盘报6.7376,中间价6.7307,双双创下逾9个月新高;后者美元指数盘中触及93.152,跌至14个月新低。其实,这缘于“美联储鸽派加息,美元暴跌”。一位交易员对经济观察报感叹:主要是美元太弱了,特朗普推进不了他的任何计划,美元指数不断创新低。
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在1%-1.25%区间不变,符合市场广泛预期。该央行全然没有提到加息,整个声明也乏善可陈并偏鸽派。决议公布后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9月加息的概率几乎为零,而12月加息的概率也降至35%左右,此前为45%。对于市场最为瞩目的缩表问题,美联储表示将”较快“地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这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将在9月正式宣布缩表计划,并于10月份开始实施,符合市场当前广泛预期。。
显然,市场对“鸽派加息”的反应甚于“缩表”。非美货币的表现亦纷纷趋强,尤其是欧元;人民币呢?它的强与弱取决于什么?美联储决议一度被视为美元指数最后的“救命稻草”。但钟越觉得,这次决议不仅没有为美元提供支撑,反而引发美元进一步跌势。美国政治风波、美联储放缓加息和其他央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令美元指数年内已录得近10%的跌幅,即便如此,市场似乎依然找不到足以支撑美元反弹的利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