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货币政策着眼于宏观经济和总需求管理的同时,央行也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对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进行了探索。2011年,央行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并在2016年将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引导。
去年年底,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货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央行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积极探索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MPA正式实施后,广义信贷增长较为平稳有序,但未纳入MPA的表外理财业务增长较快,潜藏风险。一是表外理财底层资产的投向主要包括类信贷、债券等资产,与表内广义信贷无太大差异,同样发挥着信用扩张作用,如果增长过快会积累宏观风险。二是目前表外理财虽名为“表外”,但资金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兑付,出现风险时银行往往不得不表内化解决,并未真正实现风险隔离。
今年一季度起,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指标范围,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更为审慎地开展业务。纳入后,表外理财业务增长过快的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据悉,央行今后还将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做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综合信息统计的管理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