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金融借贷业务分析

2017-07-14 02:01阅读:47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千讯咨询了解,部分中小银行开始尝试“风险共担”,即助贷平台只需缴纳少量保证金,银行愿意提供10-25倍杠杆资金用于互联网消费放贷,若出现逾期或坏账,平台与银行按照约定的比例共同承担各自的资金损失。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借贷迅猛发展,也催生出助贷这个新兴产业。所谓助贷,即由消费金融借贷机构与银行等持牌金融借贷机构开展合作,前者提供获客、面签、风险审核与消费贷款定价、贷后管理等服务,后者提供资金对接借款人贷款需求。

其实,这是一项各取所需的业务合作。一方面互联网消费金融借贷机构能获取银行低息资金(年化利率在6.5%-10%,远低于P2P业务的逾12%综合融资成本),有助于拓展优质借款人;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借助助贷业务获得大量个人消费金融借贷贷款数据,逐步构建自身核心零售业务体系。

当前中小银行对拓展助贷业务的准入门槛相当高,一方面要调取平台以往所有个人消费信贷数据,逐笔审核资金流向是否合规,另一方面全面评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平台业务收入能否覆盖所有运营成本。而随着近期相关部门着手整治校园贷与现金贷业务,不少银行要求助贷机构不得将银行资金投向校园贷、超短期现金贷等,这无形间压缩助贷机构获客空间。

尽管遭遇诸多挑战,助贷依然被不少互联网消费金融借贷机构视为应对重要转型方向。市场普遍判断,未来监管的一大趋势,就是消费金融借贷机构不能直接面对个人投资者,必须通过向持牌金融借贷机构提供技术输出,由后者向个人投资者提供消费金融借贷服务。互联网消费金融借贷机构的未来定位,将逐步转变为消费金融借贷产业链的获客平台。

由于准入门槛较高,当前助贷行业呈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银行不仅看重平台坏账率、逾期率等运营数据,更关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平台业务收入能否覆盖所有成本支出。如果一家平台的借款人累积借款额较低,就表明它获客成本较高,未必会通过我们合作门槛。目前能与银行开展助贷业务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借贷机构并不多,主要是主体资质较好的机构。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要与银行合作拓展助贷业务,也有规模要求。若平台单月放贷量低于3亿元,就难以满足银行资金投放要求。目前维信金科单月放贷量超过20亿元,其中银行/信托助贷占80%以上。是多数银行会对助贷业务提出兜底条款。具体而言,消费金融借贷机构需先向银行缴纳一笔保证金,银行在此基础上提供10-20倍杠杆资金用于放贷,若消费金融借贷业务出现逾期或坏账,银行就先从保证金计提相应坏账损失,若坏账逾期额超过保证金,平台必须迅速补足资金缺口。

这令金融借贷机构必须要有雄厚的资本金储备,但现实是多数金融借贷机构资本金实力并不强。这种兜底条款正逐渐被某些银行摒弃。这种兜底行为未必有助于银行布局零售业务。因此,部分中小银行开始尝试“风险共担”,即助贷平台只需缴纳少量保证金,银行愿意提供10-25倍杠杆资金用于互联网消费放贷,若出现逾期或坏账,平台与银行按照约定的比例共同承担各自的资金损失。

相关研究报告:

金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