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能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守住“底线”;“进”是在“稳”的基础上,解决经济存量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进而取得实现经济的增量。坚持货币宏观政策要稳定,适度扩大总需求。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特点,主要不是需求侧冲击造成的,而是特定发展阶段上符合规律的供给侧增长速度换挡。因此,“稳”的要求就是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不着眼于需求侧强刺激。
千讯咨询发布《中国货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两个工具作为调节需求管理的政策,要实现“稳增长”“控风险”“促转型”的三重目标。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财政政策有适度扩张的空间,保持一定的财政支出尤其是投资性支出能扩大总需求,实现 “稳增长”;继续实施地方债置换等措施,降低地方债务负担和风险,实现“控风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降费,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撬动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实现“促转型”。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实现“稳增长”的同时防止流动性过剩进一步抬高要素价格,完成“控风险”的目标。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实现“促转型”。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潜在增长率。目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有利的因素是就业稳定,应借此条件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一些金融机构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可能进入“滞胀”阶段,应对“滞胀”,就应该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因素,放开市场竞争、鼓励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使潜在增长率下行更加平缓,形成一个长期的“L”型增长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