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处于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上周,央行提高了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市场政策利率后,市场资金价格也“水涨船高”。存款类机构隔夜期、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分别报2.70%和2.92%,分别较上周央行上调逆回购、MLF等利率前的水平上行了34个和35个基点。
对此,央行官员近期也多次提到,逆回购、MLF等工具对金融市场中长期利率和信贷市场利率的传导效应正在加强。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在日前发布的工作论文中指出,近年来,央行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和传导机制,在通过持续进行7天回购利率加强短期政策利率引导的同时,也通过MLF常态化提供流动性,发挥其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功能。
最新的实证检验显示,央行7天回购利率和MLF利率这两个主要的操作利率品种对国债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应总体趋于上升。这为畅通转型经济体利率传导渠道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探索。虽然央行逆回购利率没有变化,但有市场人士指出,未来不排除货币市场政策利率进一步上行的可能性。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指出,央行在上周没有MLF到期的情况下开展了3030亿MLF,主要意在平抑季末资金面的波动,预计二季度资金面继续维持紧平衡,不排除公开市场政策利率继续上调的可能性。
从货币价格调控和利率走廊操作要求上看,千讯咨询发布《中国货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央行必须明确短端货币政策目标利率,以此为中心确定利率走廊区间,结合日常的公开市场操作,有效开展市场利率引导。因而,应尽快明确新的短端货币政策利率和目标水平,在改进准备金付息方式和包括SLF在内的再贷款(再贴现)安排的同时,确定适宜宽度的利率走廊区间,形成具有公开、透明、可信的,能够真正稳定预期的利率走廊操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