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年国务院颁布《企业债券实施条例》算起,我国企业债券(债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已迈过了近30个年头,存量规模也从最初不足百亿,发展到去年26万亿存量。但随着经济刺激计划对投资拉动效应的边际递减,以及经济增速步入下行周期,经济高增长所积累的债务风险也在不断显现。笔者以货币供应量与经济规模的比率来反映经济的整体债务风险,则去年末M2/GDP之比为206%,比2008年上升了56个百分点,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亦高于美国、英国和泰国、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
尽管如此,我国的债务风险仍处于可控区间,原因有二:第一,鉴于“一带一路”、中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释放的长期投资拉动效应,以及“营改增”、户籍制度等改革进入“深水区”所带来的改革红利,投资增速和银行间接融资增速仍有望长期内中高速增长,这将有利于企业债务风险维持在合理区间;第二,我国债务持有主体为国内部门,而内债安全性高于外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整体债务风险的控制。
不过,金融危机后各经济部门的杠杆率均出现大幅上升趋势,且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涨幅最大,结构性债务风险在短期内应引起足够重视。非金融企业债务当中,虽然企业债余额规模低于贷款,但企业债增速较快,2007至2013年的年均增速为51.6%,高于贷款增速16个百分点。去年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6%,高于同期发达国家,较2008年上升了58个百分点,如加上“类影子银行”的信用融资,该比率还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