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09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回落,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受经济周期调整等因素影响,一些行业、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银行业潜在信用风险有所加大。当前银行需要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关系,既要避免盲目惜贷,也要防止盲目放贷,积极防范信用风险。
报告建议,银行业要加快业务创新,保持利润合理增长,继续优化盈利结构。应该抓住当前扩内需和保增长的市场契机,积极开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经济资本回报率高、有利于优化结构的信贷业务,提高收益水平。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推动中间业务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手续费、佣金和非信贷资产收益比例。
央行认为,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和市场约束,积极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发展,促进多层次信贷供给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托管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此同时,还要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
“从2009年第一季度世界主要经济体金融运行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运行环境将更加复杂,经营管理压力和潜在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报告指出,应该继续做好银行业应对危机的各项工作,加大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监测分析力度,健全银行业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总结吸取各国应对银行业危机的经验教训,研究风险向中国银行业传导的可能路径。完善应对危机工作机制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防范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