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新手”人民币

2009-04-11 08:53阅读:68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4月8日一大早,张强(化名)心怀忐忑地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从密密麻麻的邮件中挑出那封伊朗老客户的邮件。张强是河北一家紧固件工厂的业务经理。

“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客户要求用人民币支付的情况。”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非常为难”。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美元一路下跌,包括张强在内的中国外贸经理们都在努力摆脱美元的束缚,使用人民币支付的呼声四起。

然而,当真有海外客户揣着人民币上门的时候,他们带给许多中国外贸企业的,却是无尽的烦恼。这种烦恼在现行的管制制度下不大可能得到解决。

作为对这一现状的变革,4月8日,在新一届广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被业界视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实质性一步。

整个中国的外贸商人们,都在盼望类似的改革能够使他们用人民币做生意更加便捷,尽管要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人民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用人民币的烦恼

不久前,一位伊朗客户向张强订货,并预付了20%的美元订金。等到2009年4月初,工厂将货物生产齐备,张强便通知客户安排打余款。

就在这时,张强突然接到客户的邮件称,要求用人民币直接支付这笔货款——这位伊朗客户在中国开展业务多年,他们在中国的人民币账户有一定存款。

这个突如其来的要求,立即让张强“头大”起来——本已签好的合同要重新修改。考虑到其中的汇率波动,需要把货物单价改小,出口核销的金额也要改小。最重要的是,十几个百分点的出口退税也没有了,由此带来的损失不言而喻。

在考虑再三后,张强的老板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伊朗客户最后只好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以支付货款。

“生意虽然做成了,但对方很不满意。”张强委屈地说,从那以后,感觉那位伊朗客户对自己的态度冷淡了许多。

伊朗人或许不大容易弄懂中国外贸商人们对人民币付款所持的复杂心态。这种心态与2008年特殊的国际贸易形势有关,更是中国特殊的外汇制度的产物。

按照中国目前的外汇管制规定,国外买家不能够直接从海外向中国境内支付人民币。

在华尔街崩溃前后,随着美元剧烈波动,使用人民币支付的变通方式开始在外贸界流行:国外采购商通常会指定其在国内的分支或者代理机构通过国内人民币账户付款采购。比如在义乌繁华的外贸商品城里,使用人民币支付已成为买卖规则。

而张强的烦恼正来源于此。对于那些手续正规的外贸工厂来说,这种变通方法不需要承担汇率风险,“然而在本质上,这已经变成了一种内贸形式,因此不能享受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张强解释说。

当然,在更为广大的非正规地带,通过种种变通,出口退税损失可以不需要买卖双方来承担。

“由于义乌存在这大量的家庭作坊,许多工厂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老外们就直接过来采购,直接用人民币支付,价格也相当优惠。”义乌一家外贸代理公司的郭先生说,由于工厂在生产环节未缴纳增值税,出口商和采购商得以避免承担出口退税方面的损失。

“合理而不合法的办法,在这里广泛存在。”郭先生说。

如何抛弃美元?

不过,对于广大中国外贸商人来说,要抛弃美元仍然不容易。

山东烟台一家大型水果出口商的业务经理郭女士说,她的公司每年出口近1万吨的苹果,几乎全部是采用美元收款。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