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获允投资中期票据 今年存量可至6000亿

2009-03-23 09:56阅读:121

作者 : 千讯   来源 / 经济观察报

字号
中期票据市场即将迎来一个期待已久的“大客户”。

3月19日,权威人士向本报透露,经充分调研与筹备,保险资金(下称险资)已获准投资中期票据,随后出台的政策将对资金总量、信用品种、投资比例和保险机构资质做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这意味着险资开始涉足无担保债,是个重大转折。”分析人士称。

第一创业固定收益研究组分析师胡泽利认为,受到放开中期票据投资群体限制这一利好影响,加之中期票据与其他债券品种的利差仍在高位,其收益率仍有下降空间。

险资可投无担保债

据悉,关于险资投资中期票据的具体实施细则将在近日出台。

本报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随后出台的政策将在总量上有一定资金比例的限制;在品种上,根据中期票据自身的信用等级,首先开放其投资信用等级高的债券品种;另外,政策还会规定对险资持有的某单期债券设定一定投资比例。

“除上述投资限制外,对保险机构而言还有资质的要求,如偿付能力、综合投资收益率等均需达标。”上述权威人士称。

据悉,保监会曾经就此事征求过业内的意见,经多方权衡,险资投资中票终获通过。这也显示监管思路的转变,即在防范风险的原则下,积极拓宽险资运用渠道。

上述人士透露,此政策的通过是近年来险资渠道开放力度最大的一次。保监会对开闸中期票据也较为谨慎,随后会对参与投资的保险机构进行专业培训。

一家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说,此举意味着险资可以投资信用评级较高的品种,不仅可以缓解投资压力,更可以改善保险公司自身债券市场的信用资产状况。

“投资无担保中期票据,主要还是信用风险。在人员完备、管理规范和内部信用评级完善的情况下,一旦得到正式批准,我们便会去投资央企的中期票据”,该人士称,“希望能成为首批试点机构。”

据悉,保监会将筛选业内投资业绩较好的保险机构陆续放行,即在保监会周全的安排下,有节奏、稳步地推进中期票据的投资。

同时,此举还意味着险资的投资从一个有担保状态进入了无担保领域。“中期票据期限适中,且目前收益率高过国债利率,这样的合理产品,为何某些机构不能介入呢?”业内人士称。

“随着参与主体增加,中期票据一级和二级市场利率急剧下降,其相对投资价值也明显下降,不过相对国债和金融债,部分信用等级适中的中期票据收益率仍具有一定吸引力。”华夏基金固定收益总监杨爱斌说。

不过,一位去年投资收益率名列前茅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称,目前看中期票据的投资价值并不大,“信用债基本上达到收益上限了,可能暂时无利可图。”

权威人士解释,对价格的担忧只是暂时现象,毕竟保险机构增加了可投资运作的短期产品,代表着一种投资趋势。

中票将扩容至6000亿元

根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3月以来共发行中石油、中国国航、上海电力等16只中期票据,发行总额为710亿元,前2个月发行总额为606亿元,总共发行了1316亿元,占去年全年发行量的3/4。

3月19日,华电国际3年期15亿元中期票据最终发行利率为3.38%,相比于3月4日发行的信用评级同为AA+、相同期限和相同金额的神华宁夏煤业集团中期票据利率呈下行趋势,后者发行利率为3.45%。

从二级市场中票收益率下降的曲线来看,基本确立走牛趋势,多位债券分析师认为中期票据作为一片价值洼地,将是09年的明星债券品种。

目前,中期票据与其它品种债券的收益率利差仍在高位,比如3年中期票据与短融的利差目前在120BP(基点)左右,而08年的平均约50BP,5年期中期票据与短融的利差目前在180BP左右,去年平均均为80BP。

“我们认为优质中期票据的收益率仍有下降空间,如此高的利差在长期来看是有下调要求的。”胡泽利在报告中写到。

某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门人士称,从风险角度看,中期票据无异于其他债券,同样有利率、信用、流动性等风险。“经过层层审批环节,保险机构介入后风险是可控的。”

申银万国债券研究员屈庆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中期票据都是较为优质的大企业所发,信用评级以AAA级为主,违约信用低,收益率比国债利率要高,同时购买方便,是险资较理想的资产配置选择之一。

国海固定收益研究中心李杰明称:“特别是进入09年,中期票据发行渐趋火爆。”

权威人士称,自去年4月推出以来,中期票据运行至今表现平稳,估计今年的存量会做到6000亿元,成为仅次于国债的投资品种。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