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中国宽松货币政策仍有空间

2009-03-19 09:02阅读:98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世界银行昨日发布最新《中国经济季报》称,中国尚未进入通货紧缩,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有继续实施的空间。从中期来看,汇率政策和金融行业的改革将有助于推动信贷平等化,从根本上刺激经济增长。

一周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月份CPI、PPI双双告负,市场对通货紧缩的担忧持续加剧。

报告分析认为,CPI和PPI承受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这并不构成那种“坏的”通货紧缩。

“事实上,2009年的通胀率将会非常低,短期内不会出现通胀压力。这意味着中国仍有一定的空间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报告称。

加大金融体系改革有助经济结构调整

针对扩张的财政政策拉动的信贷“激增”现象,报告称,“在处理完由于前段时间信贷紧缩积压的项目和刺激方案中的项目后,银行贷款能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还很不确定”。

因此,报告指出,从中期来看,改革货币和汇率政策有助于推动信贷平等,一个良好运作的金融体系将有助于中国应对当前的经济下滑,并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应主动改革与过去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大银行”模式,加大对新企业、小企业和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这些部门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灵活汇率政策可抵御“热钱”风险

为应对金融体系的危机,各国政府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流动性,未来全球将面临巨大的通账压力。一旦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进程结束,流动性很有可能出现泛滥。而一个利率相对较高、增长潜力依然很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必然成为过度流动性的“洼地”。

事实上,中国政府一直对跨境“热钱”流动保持高度警惕。对此,世行报告指出,中国可以通过更灵活的汇率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而将输入通胀的危险隔离在外。

但该报告仍然指出,“由于全球经济前景黯淡,今后几年可能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出现‘坏的’通缩的风险仍然存在”。为抵御这一风险,中国政府可以实施提价、征税或大幅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划等政策。

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尽管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的实体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世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在该份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他认为,面对外需不可避免的萎缩,中国产品如果能够成功地从出口转向内销,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立竿见影的刺激效果,同时还能为未来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增长奠定基础。

此前不久,世行将中国2009年的GDP增长率调低至6.5%。

对此,世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的解释是,“稍低一点的增长速度不会危害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如果中国能够趁机完善社会保障网和加强教育培训,将有助于减轻经济下滑对就业和民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将重点更多地放在长期目标上,如重新平衡经济、推进改革议程和增长的质量等”。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