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CTV-新闻会客厅
李小萌:欢迎来到正在直播的《新闻会客厅》。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要改革了,这个消息一出,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在很多的媒体网站上显著位置都可以看到相关的专题,人们在竞相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是细细算来,全国事业单位职工不过是三千多万人,而关注这件事的人数和人群,显然大大超出了这个范畴,也就是说大家隐隐地感觉到,这项改革直接或间接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今天请到的嘉宾做一个介绍,中国社会科学研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教授,旁边一位是清华大学养老金工作室主任杨燕绥教授,欢迎两位。两位今天来到我们的节目,我觉得身份非常有意思,这个话题既是你们研究的方向,而这件事本身也跟你们的个人利益相关,这样说很准确吧?
郑秉文:我们也是事业单位。
李小萌:是的,但是因为五个试点地区不包括北京,是不是现在这种,从个人角度上还不用那么焦虑?现在改革方案让人们最最关注的其实就是那句话,事业单位的养老方式按照企业的计发,那大家就用现代的方案直接来套用了,来算一下。今天就请两位帮我们算一下,如果是一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现在在职的工资是月工资五千块,按现有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算,他退休应该拿到多少钱,比如他工龄我们按最长的算吧,35年?
杨燕绥:要按现行的制度来讲,如果这五千是最后的基本工资,那他最少应该拿到四千吧,因此现行是最后工资的80%。如果他有35年以上工龄,还可能到90%,这样他可以拿到四千左右。
李小萌:跟现有的工资差距不是很大。如果按照企业的方式来算,还是五千的基本工资,在职退休之后?
杨燕绥:这就是关键的问题了。因为现在事业单位包括公务员,还是按最后自己的工资的基数计发,是80%到90%。而企业养老金制度就不是了,它是一个长期的记录,是最后缴费工资,还要有一个社会互济的因素,所以这样要低一些,现在企业养老金平均两千左右。
李小萌:如果他在职五千,退休就是两千多了。如果他在事业单位,就差了差不多两千块钱,差距非常大。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现在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我的工资就要面临一半这样的折损,这样理解对不对郑教授?
郑秉文:应该是对的,现在的社会平均工资,平均替代率大约是50%。2007年的平均退休工资是一千,企业是一千,机关事业单位平均是两千。其中机关要比企业高出1.1倍,事业单位要高出0.8倍,也就是平均来看高一倍左右,倒着算,如果参加改革,应该还是低。
李小萌:就说到了现在改革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就是要让事业单位人员在退休之后的工资拉下来这么多,而且我们也看到了像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的广东省,相关部门已经表示说,事业单位养老金改了以后,也不会出现骤降,该怎么理解,究竟是怎样的,真相是什么?
杨燕绥:我觉得目的来讲应该有三个,现在事业单位跟企业养老金之间比较有三个不协调。第一,事业单位大家不交养老金,不缴费,工作40年,将来退休怎么也有20年,工作期间不缴费,20年退休去领养老金,不缴费领养老金这总是不公平的。第二就是身份壁垒,大家都是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在国家机关差距就这么大,养老金差距这么大,这确实是不公平的。所以身份壁垒,而且他们之间互相流动也没有办法。还有就是咱们刚才讲到的待遇差距,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比企业确实是高了很多,在养老金里有这么大的差距,确实在影响社会和谐。从这三点来看,确实需要改革。
李小萌:杨教授的解释主要从公平和正义的角度来解释改革的目的,郑教授也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郑秉文:我基本同意,我可以加上这么一点。机关也好,事业单位也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是我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整体安排的一块,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六中全会都提到了要加快几个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说了,原来的表述就是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李小萌:我们还回到杨教授的观点,既然说公平它的目的,现在一个非常焦点的问题就是,如果为了整个公平,为什么公务员不纳入进来一起改呢?
杨燕绥:我想公务员会改的,这个一定要改。因为公务员的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案也在讨论,征求意见稿也在多次讨论,所以是不是跟企业和跟事业单位同步,这可能是有一点差异,但公务员肯定要改的。
李小萌:还有一个关注点就是说,当企业退休人员说,我的待遇不如事业人员的时候,他并不是希望把事业人员的(待遇)降到跟他一样水平,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升上去,但现在结果跟大家期望的不一样,这又怎么解释?
杨燕绥:网上现在大家讲了很多,到底是多还是少,我对这个多和少的问题是这么看。如果说是一个人的基本养老金,每个人退休以后都应该有一份养老金。咱们叫人人老有所养,老人吃饭的钱,如果从一点讲,现代企业的养老金是不低的,因为足够他们吃饭了,一千多到两千这个水平是不低的。但如果说我工作了35年,职业生涯一生,最后我创造一个什么样的老年生活,要从职业年金的角度讲,干了三十多年,最后拿一千多钱,两千块钱,那确实有点冤,那就有点太低了。所以现在到底是低和高,这个看衡量标准是什么,所以我觉得现在事业单位改革确实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不是说得很清楚,他很难改。到底事业单位改革向企业看齐看的是什么,企业的制度现在就说得不是很清楚,它叫社会养老保险,也叫基本养老保险,但它到底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养老金,还是把他一生职业生涯的职业养老金都加进去了,这个企业的养老金本身就不太清楚,现在事业单位向企业看齐的时候,它到底是高还是低呢?我个人是觉得,如果我们有一个基本养老金制度,再有职业养老金制度,分开说,问题就没有这么难了。
李小萌:还有的就是关于改革的目前,也有说法是说,财政要把这个包袱甩出去,财政减少负担减少支出,这是不是目的之一?
郑秉文:我认为这不是唯一的目的,也不是主要的目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长期来看,是不是负担呢,我们也应该承认他是负担。可是目前我们的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合在一起的养老金支出每年是一千八九百亿左右,我们DGP比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能说完全是由于财政负担的原因才引起这些改革的,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是机关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应该有一个公平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也应该加入到养老保险改革当中来,大势所趋,我觉得这是主要原因,而不是财政压力问题。
李小萌:杨教授,是不是现在改革最终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财政不再负担社会人员的养老呢?
杨燕绥:不会的,财政还非常需要建立这样的公共财政社保预算,这个预算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养老金。而且我们国家也建立了社保基金,实际上理事会管的社保基金也是为未来养老金的一个准备,这个财政责任是不可能跑掉的,但是应该有个合理的支出,所以实际上事业单位改革,从前期来看,财政为养老金的支出不是少还是增加了。因为现在只是为退休的教师、事业单位发养老金,一旦改革以后,他还要为在职的人提前缴费,实际上从近期来看,他的当前支出是增加的。现在说如果待遇下降,要搞职业年金,一搞职业年金,有那么多二三十年工龄的事业单位人员,他们试图缴费的这部分,财政是有很大的负债,所以实际上从前期看财政的支出还要增加,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它会下降,一个财务缓冲措施需要20年时间。
郑秉文: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稍微跟杨老师不太一样。作为基本保险制度,它的收入是来自于双方的交费,雇员和雇主的缴费。作为制度来看,它的制度目标应该是追求资金的自我平衡,财政是财政,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当然,基本保险制度的发起人是国家,最后要有问题,国家要承担要解决的。它作为一个最后的出资人、担保人,它得解决的。可是我们在建立这个制度的时候,要尽量使这个制度在财务上要有可持续性。如果建立这个制度,几年以后就没有可持续性了,马上中央财政就得拿钱补,我觉得这个制度本身就有问题了。
李小萌:说起养老,说起养老保障的制度,我想每个人困惑都不少,纷扰也很多,我们是走过怎么样一条曲折的路,来到了今天,我们先到历史当中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