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发工作分两阶段开展,目前我国已从围绕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的第一阶段进入到第二阶段,磷酸氯喹、中医药、托珠单抗、人工肝以及恢复期血浆等一系列研发成果已陆续进入诊疗方案,应用和服务于临床救治一线。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药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磷酸氯喹已成为临床救治用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西院区的760位住院患者中,有285人次使用磷酸氯喹作为治疗药物,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法匹拉韦正在武汉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托珠单抗已经在武汉前线应用于治疗重症患者,截至3月5日,有272位重症患者使用托珠单抗进行救治。恢复期血浆治疗已完成154例重症患者的治疗,临床显示出较好疗效,无论是在采浆还是救治方面都大幅度提升。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表示,截至3月5日,已有919人献出了约294450毫升血浆,仅在湖北地区就有450位康复者献出了16万多毫升血浆,为后续患者救治及研发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源。此外,在中国针对病毒的变异和疫苗研发有统一部署,病毒变异并未影响到药物研发、抗体制备和疫苗制备。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透露,科研攻关组专门设立了疫苗研发专班,第一批筛选了8家机构,确立了9项任务,沿着5条技术路线推进疫苗攻关工作。目前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5条技术路线按照预期稳步推进,部分疫苗有望4月进入临床研究或应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