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创新药的发展对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尤为重要。我国创新药发展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研究提出几点看法。我国创新药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屠呦呦团队对青蒿素的研究,发展于自2008年“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后的三个“五年规划”期间。通过上述专项的实施,我国创新药发展跨入了新纪元,到2018年底已经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一是建立了我国药物创新技术体系。重点布局了10个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的国家级综合技术平台;建成8个企业药物创新技术体系;建设了24个GLP平台,128个GCP平台,23个资源性评价、支撑和服务平台,从而构建起我国从新药发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到商业化生产完整的创新平台、新药开发和综合服务的“三大体系”,形成了我国重大新药创制的创新体系,打造出一个完整的创新链。
二是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专项实施期间在创新产品方面,共有30多个1类新药获批(截至2019年7月已获批1类新药达44个);在临床试验方面,我国临床试验数量逐渐超越日本,自2011年以来年度临床试验数量的复合增长率为19.31%,试验结束时间对应的临床试验数量的复合增长率为23.23%,远超日、美两国;在论文产出方面,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医药创新相关论文产出数量相比,我国医药创新相关论文产出在数量和影响力上连续10余年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发明专利上,我国医药创新相关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累计数量分别为356743项和88428项,申请数量年复合增长率达10.23%。科睿唯安竞争性情报数据库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处于发现阶段的药物数量为2008年的6.97倍,在绝对数量上已赶超日本,年复合增长率也高达20.77%。
三是推动了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通过药审联动机制,推动了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和发展,支持了药品审评技术能力建设。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密集发布新政策、新法规和新指南,大大加速了新药评审速度,一大批获得重大新药专项立项的创新品种进入审评审批绿色通道,为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创新药发展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原始创新不足,有限资源浪费严重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曾指出,目前,虽然我国药物创新技术平台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成功,但新药研发仍处于模仿创新层面,大多数为国外已有新药的跟进(f
ol l ow on),多为me-too或me-bet ter等快速模仿创新品种,原创新药很少。
同时,在我国创新能力不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扎堆”创新的问题相当严重。例如,目前国内有100多家药企正在研发免疫治疗药物。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有关人士介绍,截至2018年6月25日,我国共有193项PD-1临床试验登记开展,研发热度仅次于美国。这种白热化的竞争,将有可能导致国内有限创新资源的巨大浪费。
制造技术创新进展缓慢
创新药需创、制结合,方能提升整个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新药研发和积极性能力大大增强,但制造技术发展缓慢——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药物制剂、生物药等技术基本源自国外;原料药生产区域受控、低成本等优势已消失,核心技术、装备和关键材料依靠引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颠覆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即使新药开发能力再强,制造、装备技术的落后也会成为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的“绊脚石”。
由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科研水平参差不齐,我国疾病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临床试验中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药企要开展新药临床试验或生物等效性试验(BE)仍然相当困难。同时,由于临床试验资源有限,药企为争夺资源竞争激烈。一方面,不仅国内企业在争夺,越来越多的外企也加入其中;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临床试验,大医院不感兴趣,小医院没有资格做。一些企业抱怨“醒得早,起得晚,出门更晚”,只得望临床而兴叹。创新药的临床研究已成为我国创新型药企发展的“堰塞湖”,直接关系到我国创新药的发展。
相关部门应研究制定我国2035
年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举措,进行战略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五年、十年、十五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技术路线图,明确在哪些领域可以“领跑”,发挥引领、带动国际医药产业变革的能力;在哪些领域可以“并跑”,把握时机,构建技术和市场的新优势;在哪些领域可以“跟跑”,实施差异化的追赶策略,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国家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医药行业尤其是医药研发业,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全国重大新药创制的强大合力,利用举国体制,开发出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原创新药、关键技术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