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寨卡病毒感染?

2016-02-03 03:13阅读:25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近日,寨卡病毒引起人们热议。批评人士认为,寨卡病毒暴发的背后,其罪魁祸首可能是2012年投放到大自然的转基因蚊子。寨卡病毒第一次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该病毒可导致胎儿患上俗称“小头症”的先天性小头畸形症。

巴西去年5月发现了首起寨卡病毒病例,目前已经超过4000宗。而在2012年,巴西生物科技专家为了应对登革热等疾病的传播,曾培育出一种转基因蚊子并投放到大自然。

这种转基因的雄性埃及伊蚊携带了一种特殊基因,它们与大自然里的雌性埃及伊蚊繁殖的后代无法活到生育年龄。这个项目开始之初,专家们就对其表示出担忧。他们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潜在的不良后果。那么,怎么预防寨卡病毒感染?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叮咬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疾病。 “寨卡”是乌干达语“Zika”,意思是“杂草”,于1947年被首次发现。“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家族,与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近亲,由伊蚊叮咬在人和动物间传播,属于人-畜共患疾病,引起寨卡热。

“寨卡”病毒潜伏期为3-12天,临床表现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十分相似,主要为低烧,瘙痒,红疹,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病毒感染并不致命,通常病情比较温和,症状可持续数日至一周,无需住院治疗。

人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终身免疫,目前没有感染后再次感染的报道。但该病毒可以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且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其产下的婴儿可能会出现小头症,导致新生儿畸形并留下后遗症。

寨卡病毒感染的预防与登革热相似,主要是消灭蚊子,防治蚊子叮咬。鉴于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为伊蚊,在室内外的锅、盆、瓦、罐和洼地的积水中滋生,因此要注意清除积水,消灭伊蚊的滋生地。我省是白纹伊蚊的分布区,不排除其具备传播寨卡病毒的能力。

虽然目前还未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但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区的国家或地区旅游者,应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同时也建议孕妇避免前往报告有寨卡病毒传染的地区。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