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儿科3D数字医学研究中心”正式落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4日透露,已与世界知名的3D打印软件及服务企业联合共建中国首个“儿科3D数字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江忠仪表示,此次打造国内首个“儿科3D数字医学研究中心”是国家儿童医疗(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心筹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将以小儿心血管专业个体化医疗研究与临床应用为起点,推动3D数字医学技术在儿童普外科、整形外科、骨科、五官科等专业的广泛应用,力争打造集科学研究、临床应用与人才培养于一体、接轨国际发展步伐的儿科3D数字医学研发中心。
儿科中心表示,在与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的合作中,双方将以智能化数据分析、定量化生物结构重建、个体化临床治疗为目标,全面推动中国3D数字医学技术研究及其在小儿外科领域临床应用转化以及精准医学研究发展的步伐,加快儿科医师专门人才的培养,促进新型复合型医师队伍的建设。
据悉,3D生物打印技术以其快捷性、准确性见长,又以其个性化制造能力与病体需求差异性充分结合受到人们普遍期待并正在开始应用于临床医学。在3D数字医学技术的支持下,利用虚拟手术设计技术与计算血流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学科开展医工交叉研究分析,医生可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精确化的手术方案,缩小手术创面,减少手术时间,大大提高复杂手术的成功率,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儿科3D数字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锦纷表示,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为例,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3D构造患者解剖模型,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个体化心血管解剖学结构,特别是复杂先心病患者个体化情况,精确掌握心脏缺陷的形态、大小、位置、程度,以及周边组织的结构,同时可以对心脏功能进行深入分析。这位小儿心胸外科专家表示,这弥补了常规影像检查中的局限性,更改变了以往复杂心脏手术仅靠主刀医师的经验和临场判断的现状。
据介绍,把3D数字医学研究与3D打印技术结合,用于病理模型制作,特别是先心病模型,与传统生物标本模型相比,更有利于克服收集、制作、保存中存在的种种困难,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也有利于临床医学教学与展示、病理图谱制作与样本库的建立等。
医院方面表示,目前,儿科中心先心病治疗年手术量已有3700余例,其中不乏有各种罕见的各种复杂先心病案例,对于这些病例的搜集,相同病理患者之间个体化表现差异的研究,病种图谱建立与模型收集制作等方面,基于3D打印技术、模型制作,无疑将对中国小儿先心病治疗与研究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刘锦纷表示,基于医学影像及相关数据制作的3D打印解剖模型,还有利于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方便医师、患者及其家属对所患疾病与病情的了解,与传统利用二维CT\MRI影像资料相比,3D模型更加形象生动,降低医患之间的交流障碍,增进理解,减少误会。
比利时驻上海总领事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陈红砖等共同见证“儿科3D数字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