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推波助澜,互联网医疗(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逐渐成为一股浪潮,各路资金涌入该领域,直接催生了大量创业项目。
在预约挂号问诊服务方面精耕细作的“健康乐”,帮助用户解决挂号难的问题,应用整合了数千家公立二甲以上级别医生。一些专业诊疗网站,例如春雨医生、阿里健康云医院等,更是聘请各领域顶尖医生,随时开展智能诊断,服务患者。
另外,专注于服务慢性疾病、肿瘤治疗、医学美容、女性健康等的专科医疗网站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国内的医学影像类代表应用——海纳医信,拿到了FDA市场准入资质,成为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FDA批准的医学影像公司。
基石资本管理合伙人王启文认为,移动医疗可以有效解决医疗行业的痛点。目前,针对各个细分领域的同质化产品较多,未来移动医疗将会有一个淘汰的过程。同时,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会相结合。他认为尽管移动医疗是建立在医院的基础上,但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在分析人士看来,互联网医疗归根结底最终还是要围绕着问诊来展开。抛开纯粹的技术层面的项目,绝大部分项目对后端服务的需求都很强,但医生从何而来?
上述分析人士称,面对已经涌现的数百个互联网医疗项目,中国的后端医疗服务能力却非常有限。当互联网切入医疗服务领域后,到底依靠谁来做后端的服务就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让非三甲的医疗机构来提供服务,用户的需求显然无法得到满足。因为线下的这类资源可获得性非常强,价格低廉并且可以使用医保,用户并没有动力去自费使用线上的服务。而如果让三甲医院的医生来提供服务,这些医生在线下的业务本身已经足够繁忙,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线上的服务。而且,与来自产品的利润相比,这对他们来说得到的经济利益太小了,动力明显不足。
他认为,真正的互联网医疗大爆发还是要等到医生自由执业的展开和对医生的评定不再是围绕着大医院还是小医院,而是以医生个人的能力来确定。同时,支付方对医生的赔付是基于疗效而非次数,医生不再依靠药品来赚钱。这些要素都满足后,整个市场才能最终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