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化手段广泛采集患者满意度信息,医护人员对照整改,医院考评以此为据——上海市肺科医院(医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首创的“医务人员服务评价系统”运行两年来,患者满意度持续攀升,目前平均满意度已达99.1%。近日,肺科医院成为申城“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特优单位”之一,独创的服务评价系统将在全市三级医院推广。
国内医疗机构患者满意度测评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目前已成为改善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成本可观,可回收的有效答卷却寥寥无几。
2013年上半年,肺科医院开发的“医务人员服务评价系统”试运行,在门诊和住院病区摆放了多台触摸式采集器,方便患者开展测评。测评方式由笼统模糊的“满意不满意”变成分层次、具体化:首先是总体印象,如果点“不满意”,系统会进一步“追问”哪里不满意,是挂号、问诊、开药、收费、化验等就诊环节有问题,还是医生护士态度不好、隐私保护或环境卫生体验不佳等。自动触摸屏采集的信息在后台直接生成评价结果,不但节省人力、减少统计误差,还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患者能坦诚真实地表达意见和建议,调查数据更客观、真实。
目前,开通评价系统的住院病区测评率超90%;医院还通过短信和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测评,门诊每月参与测评的患者达5000余人次,占门诊患者总数10%左右。
客观而具体的患者测评意见,成为医院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缺陷管理”的重要抓手。对患者测评结果,每个医生护士也“真当回事”。测评结果不但定期公布,载入医德档案,如果门诊患者满意度低于92%,还会被视为不合格,直接影响业绩考核评分和年度评优。医院党委书记张雷说,“为了取得好评价,医务人员必须改变服务态度与理念,尽量满足患者需要,多询问、多观察、多征求患者意见,耐心处理患者就诊时提出的问题。”他举例,有个医生门诊患者满意度低于平均水平,本人却一头雾水,不知道问题发生在哪里。管理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他接诊时曾多次打电话和发短信等,患者对此有看法。沟通后,这位医生恍然大悟,再接诊时避免接电话,满意度明显提升。
据悉,肺科医院将进一步利用测评数据,深入分析,促进服务质量不断改善提升。近期,住院部的服务评价系统还添加了健康宣教和实用功能,升级为患者自助服务平台。如“一日清”模块,病人可查询当日费用、医保政策、收费项目、药品价格等,免去了到收费处对账的麻烦;出院预约功能可做到分时段预约,过去办出院有时要排2个多小时队,如今最多半小时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