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7日刊登一项研究成果,科研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在一种免疫细胞表面附着的蛋白质受体是引发药物过敏反应的“开关”,去除这种蛋白质(蛋白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有效预防此类过敏症状。
一些人在注射或口服某些药物后,会发生一系列过敏样反应,比如出现皮疹、全身性过敏反应、血压和心率变化等。此前研究发现,这类反应与一种被称为“肥大细胞”的免疫细胞有关,这种细胞存在于许多人体组织中。但其具体反应机制尚不清楚。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报告说,他们利用老鼠进行的动物实验发现,肥大细胞会被一些阳离子激活,引发免疫反应,这类阳离子被统称为“基本刺激物”,这也是一些药物引发过敏症状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过程中,肥大细胞上的蛋白质“MRGPRX2”作为受体,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受体蛋白也存在于人类的免疫细胞中。
实验发现,带有这一受体的老鼠在接受阳离子药物注射后,出现注射部位肿胀等过敏反应,而缺少这一受体的实验鼠没有表现出这些症状。
研究人员说,下一步他们将进入人体试验阶段,如证实这一成果同样适用于人类,则可尝试通过去除这种蛋白或抑制其发挥作用,开发出预防药物过敏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