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市场监管应追根溯源 严防人祸推波助澜

2014-11-17 10:08阅读:30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立冬已过,天气转凉,本应是传统滋补旺季的中药材市场却愁云惨淡,只有部分品类笑逐颜开。“全国药市遭国家专项整顿后,很多品种行情低迷甚至烂市,批发商大宗生意难做,采购者观望情绪浓厚。”一位业内人士称。

判断药材涨跌,最根本的还是看市场供需,而对于农作物的第一大打击——天灾一旦降临,就会导致行情看涨。今年枸杞几大主产地同时减产,其价格一路飞升;同样受天灾影响减产的还有草果,雪灾加上规模化种植减少,它开始奇货可居。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中药材(中药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价格轮番坐上“直升机”,难道全推到老天爷头上?细心观察,更多可能是“人祸”暗地推波助澜所致,而这样的后果则是,经过几波恶炒,有的品类已迅速衰落,乃至市场不疼不问。

“三七是一大典型,早两年被炒上天,有医药上市公司蓄意囤积三七被查,股价一落千丈;还有虫草,经游资暴炒、神话其功效后赶上大刹送礼风,终端消费者对其渐渐冷淡。”广东武警医院耳鼻喉研究所中医科主任龙目恒透露,中药材市场有一大弊病,入场“赌博”炒家多,部分品类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哪个药材一旦蹿红,造假和掺重或接踵而来,有的患者因此怀疑处方疗效、不再信任中医。

中药材境遇颇为尴尬:长远被看好因可治病救人强身健体,且国家政策爱抚有加,但却经常作为农贸产品般被自由兜售,且监督抽查力度远远不够,致使其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现象极为严重。不久前国家食药监总局曝光了《93批中药材及饮片不合格》名单,“黑榜”上染色、增重、掺伪、掺杂问题突出。

整体仍显浮躁的市场导致消费者“想说爱你不容易”,有些老牌中药材甚至因此沉寂柜底,不断曝光的质量问题也使得该题材板块“黑天鹅”频出,在中医药整体因政策利好而不断发展的同时,希望药材从源头种植就开始调整品类、精心耕种,药市流通环节有更多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游资恶意炒作,药企收购也能“追根溯源”严加把关,不至于今冬过后又是寒春。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