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大力倡导使用国产医疗设备,重点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尽管政策出台,但医院在选择国产医疗设备上还需谨慎,毕竟涉及国产医疗器械的企业良莠不齐,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否采用还需深入了解。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此前公布的2012年CT与MR设备市场规模分析结果显示,西门子医疗在CT和MR设备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其与美国通用电器(GE)、荷兰飞利浦公司分食了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超过七成的份额。有业内人士预测称,2015年,我国将成高端医疗设备的世界第一大市场。
“单纯从三甲医院来看,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所占的比例相当低,甚至不足10%。”天津某三甲医院相关负责人称,此前,大多三甲医院不愿接受国产医疗设备主要是政策环境不配套、创新能力薄弱、技术投入不足、产业体系不完善等原因造成。
“很多大医院在采购高端医疗器械的招标书上,都明确表明不买国产器械。”该负责人表示,“医院普遍认为国内产品质量不佳,担心在使用中会出故障,进而使得一些好的高端产品也受到拖累。一方面三甲医院不差钱,具备购买外资产品的实力,医院作为买方,肯定是希望可以买到使用时间越长、更新率越低的仪器,可以通过进口产品吸引患者的需求。”
通过查看《2013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统计报告了解到,目前我国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7万余家,90%是年收入在2000万元以内的中小型企业。事实上,很多小企业的主打产品,不过是一次性注射器这样的低端产品。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小规模居多且布局散乱。
由此可见,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国产品牌被挡在了有更大需求的三甲医院门外,这也是国产医疗器械品牌面临增长瓶颈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赵毅新表示,美国最大的40家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占全球医疗器械产值的20%,而我国所有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只占约5%。企业个体规模小,则研发投入少,质量差异甚大。
“这些小企业,不仅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安全有效性更是大问题。同时,很多企业以低投入维持生存,只强调‘成本控制’,选择原材料差,反映在产品上,就是质量难有保证,形成恶性循环。”天津多年从事医药行业监督的专家认为,参差不齐的质量水平直接导致不理想的使用体验,进而形成了对国产医疗器械的不信任。尽管近几年,部分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水准,但先入为主的观念依然挥之不去。
业内人士认为,国产医疗器械在转型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摆脱单纯代加工,完善加工生产体系的同时,加大研发创新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政府、企业和医院应该联手合作合力推开医院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