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翁建平在北京指出,尽管现有一系列的治疗方案,但许多患者血糖仍不能达标,并处于长期并发症的风险之下。医生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之上,再配合两个层面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的个体化设定及治疗的个体化选择,确保血糖稳定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中国糖尿病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当日,赛诺菲主办的“第三届2014口服降糖药病东西方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强化了个体化治疗在血糖控制上的重要性,并指出2型糖尿病治疗已超越标准化,进入个性化时代。
翁建平指出,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根本,设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血糖目标对于血糖控制尤为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首先必须明确血糖控制的目标,其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对于严重低血糖病史、严重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和病程长的患者,降糖目标值可适当宽松;而对于降糖措施无明显低血糖或其他不良事件、病程短、无显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追求更严格的降糖目标。”翁建平教授表示。
然而,医生面对成千上万的糖尿病患者,每个人的疾病特点、治疗时的状况和期望值都不尽相同。专家指出,医生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标准化诊断的基础之上,再配合个体化的“对症下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长玉表示,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是科学的结晶,急需在患者中进行推广,但目前个体化治疗只停留在大医院中,社区和基层仍然贯彻的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