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因各主管部门意见不一而在出台前被否决的消息引起了业界关注。最终证实,该《意见》确实因为商务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改委等部门意见不一致而导致无法统一意见出台。
《意见》陷入部委争执的背后是整个医药界对药品(中国药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价格、质量、招标等多种因素中存在巨大分歧,之前受到重视的“低价胜出”模式遭到了集体抵制,但随着药品质量在招标中的权重增加,一线医药企业对旨在维护质量、鼓励竞争的新政又难以适应。
药品招标始终是制药企业争论的对象,而它们的意见主管部门也有所考虑。今年7月,卫计委曾经宣布将在今后的药品招标中更多考虑质量因素,新的政策包括要求今后各省卫生厅在招标中为通过新版GMP(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企业加分。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到今年12月31日止,从事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生产的制药企业必须达到新版GMP要求,否则从明年1月1日开始停止药品的生产。业内人士分析预测,新版GMP的要求将导致国内一半以上药企淘汰。根据食药监总局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从事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生产的制药企业只有2成通过了该标准。药监局新闻发言人曾表示,新版GMP的标准绝不降低,时间也绝不会放宽。
关于药品招标今后政策的变化业界一直有揣测,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未来政府会把侧重点放在打压外资药品的价格上,比如过了专利保护期之后,原研药品不再享有更多价格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