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期宣布将从2月1日起调整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平均降幅15%,高价药品平均降幅20%。
这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很多的患者还是表示了担忧,过去很多的药品只要一降价很快就会在市场上消失,这次降价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还有患者提出了质疑,为何药价多次下调,药剂还是居高不下呢?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表示,药品“降价死”主要还是个别企业的个别品种。部分原因是有些药品(药材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临时性供应短缺,但短期内会回复供应。还有的药品消失和企业经营不善也是有关系的,宋大才说,这种情况会有其他企业的其他药品保证供应,符合调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初衷。
宋大才称,药品调价的基本初衷是保证药品可以持续供应。这次调价考虑了补偿企业生产成本,将保证企业合理的利润。这次药品价格调整也加强了对于低价药品企业的扶持,对于有些药品适当的提高了价格,以便鼓励低价药的生产供应。
2000年以来,我国共进行了3次价格调整,分别为2001年至2003年,2006年至2007年,和从2011年开始的本轮药品价格调整,宋大才介绍称,具体到某种药品来说,最多的只调整过3次,有些可能并未调价,所以有些人感觉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