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总产值将达到十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近日,在武汉举行的国际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论坛上,与会专家预测,在未来医药行业巨大需求的带动下,中国有望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
本次论坛是在全球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近年来,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生物科技得到长足发展。目前,生物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产业化阶段,预计2020年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
“当前,世界生物产业已从初始阶段过渡到成长阶段,而中国生物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杨胜利这样定位现阶段的中国生物产业。
“十一五”时期,中国投入近200亿元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大科技专项,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效明显。北京大学研究员邵颖在论坛上介绍,近十年来,中国医药产业产值平均增速为16.4%,未来十年平均增速将达到23.6%。
与此同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日益完善。目前,中国共有省市级以上的生物医药园区170余家,生物医药研发企业1万多家。这些产业集群大多已聚集了包括技术转移中心、银行等在内的配套机构,初步形成了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风险投资等模块组成的创新创业环境。
2009年开工建设的武汉光谷生物城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目前,园区总投资已超过200亿元,共有320家企业入驻,7个国家级平台正在建设中,拥有14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及一大批海外归国博士团队。2010年10月,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在此设立了继上海之后的中国第二个研发中心。
出于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良好前景的预期,更多跨国医药企业在中国新设研发中心,其中包括阿斯利康、礼来、罗氏、葛兰素史克等一批世界知名药企。
辉瑞制药武汉研究开发中心负责人郭峰说,跨国药企加速中国布局与发达国家业务增长瓶颈、全球化竞争和金融危机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看到了中国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
此外,全球大批药物的专利到期也将给中国医药产业带来重大利好。据预测,从2011年至2015年,全球将有价值77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到期,其中不乏占据垄断地位的“重磅级药物”。中国药企将抓住全球大量创新药专利到期的机遇,实现一批新到期专利药物的自主生产。
根据中国的相关规划,在生物制药(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领域,包括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都将获重点支持,对于创新类疫苗、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药物等创新类制药领域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在政策倾斜的同时,中国还将重点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资金扶持。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在第六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表示,在“十二五”投入400亿元人民币进行财政扶持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再投入750亿元资金,用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据此计算,在未来十年间,中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扶持资金总额可达1200亿元。
“虽然中国已经具备了加速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综合经济能力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生物产业仍处于中低端层次。”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会上表示,中国将重点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力的中小企业,大力推动生物产业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以抢占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