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的软件建设要加强,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若跟不上,社区首诊只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1月26日,广州召开了2011年卫生工作会议,透露2011年将制定实施《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管理指导意见》,明确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试点,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管理指导意见》提出的“开展社区首诊试点,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与同在1月26日卫生部网站挂出的《2011年卫生工作要点》不谋而合。
东莞先行试点
社区首诊制,简而言之就是居民患病必须到社区首诊,如病情确需到大医院的则要持社区医生开具的转诊单,否则费用不予报销。
据广州市卫生局基妇处处长王俊杰介绍,设想中的首诊制是希望医保病人患病后马上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如果治不了,必须经由社区医生同意签字、帮忙操作转诊到上级医院,这样才可以实现医保报销。
在英美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及地区可见类似做法,业内也公认此做法对解决大医院资源过度集中、控制医疗费用大有益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教授张新平认为,近年来国内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一定的发展,给社区首诊增添了可能性。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也表示,社区首诊对方便居民就近就医、控制费用等有帮助。
但要实现以上的理想状态,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张新平强调,社区卫生服务的软件建设要加强,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若跟不上,社区首诊只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据了解,广东省东莞市今年1月在社保一类特定门诊实行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据东莞市大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经学反映,大部分居民对此措施表示支持。研究人士认为,这与该中心大力投入经费,引进人才与检验设备,并利用当地各类政府宣传口径广而告之,有所关联。
据悉,广州的首诊制试点方案目前正在研究中。一位接近广州市卫生系统的研究专家透露,目前广州的社区首诊目前仅停留在想法的阶段,具体实施还需多个部门单位共同协商落实。广州市越秀区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也证实了这一情况,表示目前该中心的重点工作是落实去年年底开始执行的基本药物制度,迄今未接到实行首诊制的相关通知。
企业期待配套政策跟上
社区首诊制实施的意图,无疑是希冀藉此突破此前在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步履艰难的尴尬局面。这也是继2010年12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之后,国家和地方在另一个层面寻求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突破。
以广州为例,该市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2010年12月25日起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要求机构配备和使用的药物全部需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本省增补品种目录内。
据了解,国家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囊括药物307种,广东省再增补244种——这意味着广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使用药品总数为551种。而对于非基本药物,则要求采取半年过渡期的管理方式,只出不进以消化库存。
这将对产业链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对此,胡善联认为,社区首诊制若铺开,会有助于基本药物市场的扩大,非基本药物也会有所增长,在国家卫生费用增长、居民医疗需求上升的背景下,两者比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将同步增长。
新医改一系列政策出台后,药品市场将面临变革的风暴。加快研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调整产品结构、合理搭配,都是企业未来需要采取的行动。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由此形成的庞大基本药物市场是其销售量的有力保证。然而,为进入基本目录而竭力减少的成本或利润又让其再三思量。
中智药业集团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曹晓俊坦言,实施社区首诊制对以普药、OTC为主要产品的企业而言是一个利好,可通过增量来提高企业效益,但还需等待其他配套政策,尤其是招标制度,避免低价中标。
另一方面,在社区无法配备相应药品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居民持社区开的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或者直接到大医院就医。胡善联推测:“目前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居民选择后者。”换而言之,原本专供二、三级医院的临床品种销售会受到何种影响,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