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双眼皮、垫鼻子、打肉毒素……要在自己脸上动刀,谁都知道要去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但只是文身、打耳洞或者绣眉,大多人会选择路边的小店。其实这些都属于创伤性医疗美容,很多路边小店不具备相关资质不能开展这种业务。日前,市卫监所就各类医疗美容、生活美容机构开展了一次专项监督执法检查,对一些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下达了“监督意见书”。
监督执法人员首先前往位于干将西路上的一家医疗美容机构,对该机构所使用的药品和器械,以及人员资质进行了检查。经检查发现,该机构未经相关部门批准,擅自对外挂牌内设的“美容口腔中心”、“美容皮肤中心”。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当即要求该单位拆除该“中心”字样,指出需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随后监督执法人员又检查了一家生活美容机构。当执法人员走进店内,该店主正在为一位顾客进行文眉,四周墙上也堂而皇之的挂着各种文眉、文唇、文眼线的宣传画册。而当执法人员要求店主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本人的《医师执业资格证书》、《医师执业注册证书》时,该店主却拿出了一张《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这显然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
据了解,机构、人员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人员必须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书》、《医师执业注册证书》,生活美容场所不得从事创伤性美容活动,例如文眉、穿耳洞等。修眉、拔眉等创伤性美容服务活动可能造成皮肤细微破损,而在文眉、文眼线、文身、打耳洞、舌洞、脐洞等穿刺类美容时,如果采用了不洁净的器具、消毒不彻底的美容或整形方式,可能造成皮肤粘膜损伤,通过血液传播传染乙肝、丙肝病毒,带来致病危险。一些小店只用小小的酒精喷瓶对器械进行消毒是远远不够的。针对检查中所发现的情况,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当即开出了责令整改通知书,严令店主停止非法诊疗活动,并前往市卫生监督所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