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碳排放要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减少80%。欧洲国家普遍提出,提高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率、提倡骑自行车和步行。此外,尽快将传统燃油大巴更换为电动巴士,也是多个城市正在尝试的低碳新举措。近年来,在欧洲城市的蓝天下,电动大巴的身影越来越多。
和我国情况类似,欧洲国家正在以政策导向推动公交电动化。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欧盟对商用车公交车、重型卡车等给出严苛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值;另一方面,多国推出了对新能源公交车的补贴措施。例如今年2月,英国宣布投资4800万英镑支持公交电动化;3月,德国宣布追加1.8亿欧元补贴发展电动公交车。
与我国不同的是,这些国家大多数没有针对新能源车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补贴政策,而更多是将补贴用于运营环节,促使公交运营商和汽车制造商将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电池租赁等方面。
虽然公交电动化起步约比我国晚5年,欧洲电动公交市场自去年来已呈现出明显增长。2018年,欧洲纯电动客车注册量(相当于上牌量)较上一年提高了48%;新增629辆纯电动客车,占新注册客车总数的5%。
目前欧洲纯电动客车市场有超过30家客车制造企业。在去年欧洲新增的电动客车中,中国客车品牌宇通、比亚迪都占据了显眼的份额,海格、中车、南京金龙等品牌纯电动客车也已进入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