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有轨电车企业市场分析:
1.有轨电车整车制造行业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有轨电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生产有轨电车的企业主要是中国中车旗下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南京铺镇车辆厂,中车石家庄车辆厂,中国中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长春客车厂等)、成都新筑股份公司、中国通号、中量新能源、湘电集团十家公司。
目前,中国有轨电车企业的市场垄断程度较高,其中中国中车集团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市场占比约70%左右,其他基本都在3%以下。
2.有轨电车项目设计企业
设计咨询的参与主体主要来自具有丰富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经验的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院、城建设计院,同时铁路系统的设计单位也是竞争的主力,主要的代表单位有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城建设计院、中国中铁二院、中国铁建铁四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由于现代有轨电车涉及的专业非常多,技术能力要求高,设计咨询环节进入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有一定的垄断性。
3.有轨电车项目施工企业
建设施工环节仅土建施工其技术要求难度不是很高,但是由于整个施工过程需要协调的专业非常多,非常考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目前参与主体除上海隧道股份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众多下属施工企业外,仅几家市政施工企业参与施工建设且其控股股东是项目的PPP社会投资人。所以总的来说,建设施工环节也有较高的行业进入门槛。
以有轨电车整车制造为例,目前有轨电车行业生产企业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外资企业,如西门子、意大利安萨尔多“SIRIO”等较大企业,具有品牌、渠道、资金等方面优势;另一类是国内一些较大企业,如中车集团、成都新筑股份公司等公司,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品牌影响力;第三类是中小规模的有轨电车企业,这一类企业数量相对较多,企业规模不是很大,创新能力差,品牌影响力很小。
潜在的侵入者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如果让潜在的侵入者进入市场,就会与行业内企业争夺有限的资源和抢夺市场份额,势必导致企业利润减少,或危机企业的生存,所以行业内企业会对潜在的侵入者设立各种壁垒,尽可能的阻碍潜在侵入者进入市场,比较常见的壁垒有:品牌忠诚度如何,是否规模经济,是否有绝对成本优势,顾客转移成本高还是低,以及政府管制松紧情况等方面都是新进入者的壁垒。
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能被用户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第二,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使产品更具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会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越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等来加以描述。
有轨电车整车制造的上游主要是轨道系统、供电系统、信号系统和通信系统等供应商。不同的领域其参与的主体也不同。轨道系统参与主体主要是传统的铁路系统轨道、道岔制造企业,其中鞍山紫竹科技型钢有限公司研发的59R2、60R2型槽型轨填补了国内空白,被众多的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选用,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供电系统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传统电缆企业及车辆配套供电设备供应商;施工工艺设备参与主体主要为传统的机械设备供应商;信号系统和通信系统参与主体也主要来自城市轨道行业的相关供应商。总体来说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
有轨电车的整车制作的下游主要是有轨电车项目的承包方,由于目前整车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以中国中车处于垄断地位,总体来看,有轨电车下游用户的议价能力较弱。
有轨电车行业竞争关键因素有资金、技术和人才。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有轨电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调查研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中国有轨电车行业信贷风险分析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