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车企的“破产”传闻无一例外地全部落在了自主品牌车企头上。尽管传闻中的企业纷纷发布了官方声明,对传闻予以否认,但这件事背后却反映出自主品牌车企“压力山大”的真相。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也经历了“12连降”;5年后的今天,阴霾再次笼罩,正在经历着“销量15连降”、“份额18连降”甚至很有可能继续跌落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将驶向何方?
对于5年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两轮销量和份额连续下挫,分化加剧、强者恒强、弱者出局,是目前这一轮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和份额下滑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5年前的上一轮连续下滑与新一轮下滑的本质区别。
与201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和份额连续下滑有所不同的是,目前的下滑,弱势品牌、低端产品受影响和冲击更大。2014年下滑,当时整个自主品牌阵营的表现普遍不好,分化不明显,但这一轮有降中有升的个案,自主品牌阵营内部的两极分化已经十分明显。
事实上,尽管整个自主品牌汽车阵营都背负着整体销量和份额下滑的沉重压力,但鲜明的两极分化的确真实存在。而这种分化,似乎也为自主品牌的前途带来光明和希望。
虽然同样是市场份额下滑,但这一轮下滑的背景有所不同,当前整个汽车产业已经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自主品牌车企也经过多年的积累,在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抗压能力上都有了进步。尽管整体下滑,但伴随着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一些自主品牌正在逆势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