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俗称的“调和油”一般指代社会调油商使用诸如“烷基化、混合芳烃、二甲苯等化工产品”调和生产的成品汽油。此外,还包括部分非法调和企业使用档次较低的汽油调和组分进行违规汽油调和生产,这部分汽油即常说的“非标油”。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油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但这应与炼油企业生产成品油过程中必经的“调和”过程相区别。张永浩表示,应正确区分“成品油调和”与“调和油”这两个概念。炼油企业的成品油生产过程中,各组分产品进行调和是必要步骤,所有的合格油品生产都需要调和,因此“禁止成品油调和”这样的解读是不妥当的。
这次禁止的是社会调油商勾兑调和油行为,对炼油生产企业的汽油调和没有限制。为何禁止以化工原料勾兑调和油?除其品质与炼厂生产的成品油有着一定的差距外,与调和油对环境的危害也有较大关系。
调油商使用的原料品种多且混杂,有些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还有些并没有在国家检验油品指标之内。并且,调油商的调和手法非常简单,几乎就是用几个油罐进行简单的物理混合。这种简陋的调油设施就决定了调油过程中的油品控制,包括泄漏、渗透、水资源污染等不到位,这可以说是硬件方面的缺失。
油品调和自身也会产生一些污染,烷基化、甲基叔丁基醚(MTBE)这些产品其实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大的,正规炼厂在生产调和过程中可以把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调油商不具备这个实力和手段。因此,调和油市场一直在灰色地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