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靠市场自身的优胜劣汰,逐步实现企业合并和重组,由目前的粗放型作坊式向集约型规模化转变。检验验疫部门要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和协调,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帮组企业争取逐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扶持培育几家大型出口企业,如江苏春兰,南京大陆鸽,苏州小羚羊等,使之成为我国出口电动自行车(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的排头兵。
(2)按照企业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管理水平进行分类管理,将检验工作重点转移到质量管理状况薄弱,产品不稳定的企业上。从对最终产品的静态检验延伸到生产过程的动态把关,对产品设计、零部件采购、生产工艺控制以及工厂完工检验和产品交付进行全过程监督。积极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质保体系,并监督其有效运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持续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
(3)充分研究国际标准中行驶安全、电气安全以及电池污染等关键项目,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家技术规范或检验规程,确保检验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4)将电动自行车归入3C认证目录和五大类产品检验模式调整范围,整顿和规范出口企业,淘汰管理水平和质量差的企业。
(5)加快高能电池产业化步伐,降低成本,使高效环保电动自行车走进千家万户,“终结”效率低,污染重的铅酸电池。同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和电池厂商签订废旧电池回收协议、防止电池的二次污染,通过以旧换新、有价收购、统一回收处理,从根本上杜绝电池二次污染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