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手握方向盘,不用脚踩油门、刹车,只要用“脑”想一想,就能开汽车?没错!经过2年多反复试验,近期由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段峰带领的研究团队与长城汽车合作成功研发出“脑控汽车”。据了解,这项成果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人脑驱车及脑电信号与汽车系统的连接,有望改变“手脚并用”的驾车模式,让肢体残疾人士的驾车梦想不再遥远。
7月15日,段峰研究团队在南开大学校内进行了一场实验。一辆国产SUV汽车(汽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直行了约20米,而驾驶座上却没有人,“开车”的驾驶员正坐在后座上。实验员头戴装有16个采集点的脑电信号采集设备,通过脑电信号对一辆装有计算机处理系统、车载电控单元等装置的汽车“发号施令”。随后,汽车在人脑的操控下准确执行了启动、直线前进、直线倒车、刹车、车门上锁、解锁等一系列规定指令。尽管车速并不快,但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具体来说,这项成果是通过脑电设备捕捉住人在注意力集中时产生的脑电信号,再利用脑电信号识别系统分析人的驱车意图并向汽车发送操控指令,以此实现人脑对汽车进行控制的目的。也有学生在现场提出:“是不是人在脑中产生开、停这样的念头,汽车就会乖乖听话?如果途中想了别的事情会发生什么?”实验人员解释说,驾驶者要在集中注意力时产生脑电信号,“脑控汽车”才能捕捉。一旦形成有效命令,脑电信号识别系统会在1秒内分析人的驱车意图,并向汽车电控平台发送操控指令,以此实现人脑控制汽车的目的。
可以说,“脑控汽车”颠覆了手脚并用的传统驾车方式,可以利用人脑操控汽车并使其低速行驶。但是,“试驾”成功并不意味着可以上路行驶,它离真正投入生产使用还有不小的距离。据段峰介绍,“脑控汽车”的脑控技术部分已经实现,但汽车的电动系统部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改造,“脑控汽车”的安全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程度还有继续增强的空间。此外,“脑控汽车”未来有望应用于肢体残疾人士的驾车行驶,但要真正开车上路,还需要考虑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符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