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出租车公司该如何转型

2015-07-11 08:08阅读:34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面对大学生,作为第一届“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得者,上海大众交通(集团)董事长杨国平没有谈个人奋斗经历,而是重点谈了专车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威胁。

“上世纪90年代,上海那时就已经按照全市人口每300人配一辆出租车进行配置,为全市1500万人配了5万辆出租车;近20年过去了,上海人口现在2500万左右,出租车还是5万辆。”杨国平说,出租车市场本身就存在供给缺口,外加“互联网+”思维的引入,使得如今的出租车行业(出租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如何应对这个危机,是他当下想得最多、也是最愿意谈的问题。他管理的“大众”品牌,是目前上海最有名的两家出租汽车公司之一。20多年来,这家企业一直不断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公众需求。如今,又到了一个不得不变的关键期。未来,以“大众”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出租汽车公司,都有可能朝着杨国平的方向转型。

第一,“车要更好”。以大众出租车为例,最早选用的车型是“普桑”,后来升级成为桑塔纳2000型轿车、大众帕萨特。曾有一段时间,大众甚至还启用过奔驰轿车。去年曾有传言称,大众公司或将购买一批特斯拉轿车来做出租车。

第二,调度方式也将发生改变,这是应对手机APP软件叫车的最佳“法宝”。杨国平透露,大众年内即将上线一款名为“大众出行”的APP叫车平台,用车人可以通过这款APP“约”到所有具有服务资质保障的大众出租车。不仅如此,今年年内,大众将有9000辆出租车实现免费WIFI覆盖。

第三,传统的出租车公司将要启用新型的收费方式。在上海打车,除了可以使用交通IC卡刷卡外,未来还将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付费,年底前实现银联系统刷卡收费也是有可能的。

第四,也是传统出租汽车公司的“王牌”——一支可靠的司机队伍。据杨国平介绍,目前传统出租车公司司机流动较以往频繁了些。“有的司机宁可辞职自己买车,去开专车。”他说,但人员流动仍在小幅度的可控范围内,“我不会阻止司机自己去开专车,这也是一条从业道路。”

据了解,此前上海曾发现有刑满释放人员从事专车业务,一度使得专车司机岗位的培训、入行门槛等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我听到过一些说法,说出租车顶灯不要了,出租车公司也可以关门了,大家都用专车就好。”杨国平说,在司机的准入门槛上,交通部门有着严格的规定。“我们传统出租车公司,也应该主动拥抱互联网,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