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之花,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不过,早在196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指出,中国的飞机得了“心脏病”,即不能独立研发制造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这严重制约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时至今日,中国航空工业的心脏病还没有得到根本医治。所幸的是,病理已经得到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制约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展的关键因素正逐步得到有效的解决。
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制约中国独立研发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即对航空工业战略地位的认识模糊、研发资金严重不足、没有真正贯彻落实“预研先行、动力先行”的科学研发方针。其中,最根本的是战略上认识不到位、不重视。
受国内外导弹与飞机之争的影响,中央在1960年明确了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方针为“两弹为主,导弹第一”,这使得中国的航空工业长期游离于高技术领域近50年。
钱学森于1958年主张,中国应放弃飞机的研究设计工作,立刻直接研究导弹。当时的国防科委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万毅也明确表示,飞机可以从国外买,但导弹买不来,导弹的威慑力大,外国人怕。
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技术条件下,在比较导弹与飞机的威慑力大小的情况上,将战略发展重点集中在导弹方面是可以理解的,也相当有必要。否则,资源平均使用,其结果很可能是导弹和飞机都搞成半拉子工程。
但改革开放之后还沿用上述导弹优先的战略就不大应该了。不幸的是,这种偏废飞机的战略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863”计划没有将航空技术列入高技术发展领域。不过,经过王大珩、师昌绪等院士的联名建议,正式发布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第一次把航空列入高技术领域。
此后,当时的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明确表示,“不搞出大飞机死不瞑目,不搞出航空发动机死不瞑目”;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也称,“航空动力已到非抓不可的时候了”;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
与之相应,2000年10月,国防科工委向国务院上报《加快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思路和建议》。2013年,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
一般来说,发动机从设计到定型的研制周期约为10~15年。但在引入信息技术之后,其研制周期可进一步缩短到6~8年。而且,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教训,具备了相当的实力。
因此,参照“两弹一星”的研制经验,保守一些来说,中国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有望在2020年左右研制成功;如果乐观点,则有望在近一两年实现。届时,中国将真正摘取航空发动机这朵“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跻身由美俄英法垄断的世界航空发动机寡头俱乐部,中国相关企业也将从自身巨大的航空市场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