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数据显示,两大石油公司的汽油、柴油和煤油1月库存较前月上升3.0%,同期国内成品油销售环比下降6.0%,这已是两大石油公司成品油库存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升。
分析师廖凯舜表示,2月汽油的库存压力要略低于柴油,但国内成品油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未改变。他认为,通过补贴,可以拉大国内外汽柴油差价,刺激企业多对外出口,增加资源消化渠道。
2009年,为了应对10年来国内柴油需求首次下滑,中石化也曾在内部出台过对炼厂的补贴措施。
海关数据显示,2009年12月我国首次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后,2010年1月成品油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同比增139%,并延续了成品油净出口的态势。
中石化一位高层表示,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国内柴油需求大幅下滑,但是汽油供应依然紧张。然而受到历史因素影响,我国炼油厂装置设计的柴汽比一般是2:1,即生产2吨柴油才产出1吨汽油。为了应对国内市场行情,中石化采取内部结算的方式,降低柴油价格,并每吨给予50元补贴,鼓励炼厂生产汽油。
国内油价近4个月未动
自2009年11月10日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近4个月未做过调整。
专业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国际油价连续22日移动平均变化率仍为-1.46%,未达到发改委规定的国际油价连续22日移动平均变化率达4%、国内成品油价格就可调整的前提条件。
廖凯舜表示,“国际油价的变动仍然是未来是否调价的关键,近期虽然国际油价有过一轮上涨,但基本都止于80美元关口,未来走势难以判断,但如果没有持续多日的连续上涨或是下跌,近期国内成品油价仍将维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