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常州市,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享受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新动能:从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到提前预判原料采购,再到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售后服务,工业互联网不仅优化了企业生产环节,大幅提升了生产质效,同时也在孕育新的业态模式,深度改变着生产生活。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工业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近年来,常州围绕共性架构与个性子集,打造全市工业互联网“大平台”,分行业、分层次、分步骤推动制造型企业逐步“触网升级”,擦亮“工业明星城市”名片。2018年,全常州具备发展智能制造的企业比例为9.8%,高于全国5.1%的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4248家,实现产值1.1万亿元;5个项目中标国家工业强基工程,累计达15项;3家企业入选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
走进固高智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如同进入了“极客”的实验室:能高精度切割电机硅钢片的激光机床,设计精巧的离线轨迹示教系统……尽管形态各异,它们的控制系统却“同出一门”。“常州数量庞大的制造型企业普遍存在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我们将致力于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该中心负责人党海平说。在常州,越来越多像固高这样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正在快速集聚。
作为国内少数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一流的地级市,制造业一直是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2018年,常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增速高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拥有各类隐形冠军企业200多家,在智能电网、智能工程机械、智能农业装备等多个产业领域领跑全国。
然而,“常州制造”也存在着不少短板:部分企业设备老旧,维护费用高昂;部分企业订单以小批量、多品种为主,产业链搭建压力大;部分企业长期受困于融资难题……常州市委书记汪泉认为,要解决这些难题,发展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关键。“工业互联网平台就如同面向企业的桌面操作系统,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帮助常州跳出产能扩张的老路,在此轮国际产业链深度变革中抢抓先机。”汪泉说。
近年来,常州先后出台《常州市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常州市加快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明确常州工业互联网发展短、中、长期规划。同时,常州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搭台”,遴选并招引工业互联网优质平台型企业,围绕常州产业格局搭建以“共性架构+个性子集”为特点的工业互联网基础平台,为不同行业企业提供服务。
2017年,常州引进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航天云网。该公司以INDICS(工业智能云系统)为基础平台,通过开放性架构快速连接企业、系统和设备,同时培育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应用APP,为上云企业赋能。“常州很多企业之间协同性强,产品和服务相互配合。我们探索的‘一纵多横’模式,既能帮助企业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兼顾各自的个性化需要。”航天云网江苏公司总经理纪丰伟说,目前已有3757家常州企业在该平台注册“上云”。
截至2019年5月底,常州先后引进华为云创新中心、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中机云创工业互联网平台、数码大方常州智能制造工业云平台、航天科工常州工业互联网研发中心等项目,不仅减少了常州企业的选择成本,也有利于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企业的升级成本。
工业互联网作为一项新鲜事物,在许多企业心中存在认识障碍。一些企业不知道从何做起,一些企业对应用效果心存疑惑,更多的企业对成本忐忑不安。常州从两个方面着手,推动企业触网升级。一是瞄准中小企业转型瓶颈,让“小数据”跑出大效益。设备上云是企业向信息化、智能化升级的前提。常州市民营经济发达,工业门类齐全,中小企业众多,还拥有各类“隐形冠军”企业。
在走访调研中记者发现,中小企业车间设备大多运转超15年,二手设备占比高,故障率高,亟待智能升级。“很多中小企业的设备信息化程度很低,企业有心改造,但苦于无从下手。”常州市工信局副局长沈新峰说。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常州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从开发简单数据调用接口着手,让老设备也能实时向云端“汇报”电流电压等运行状况,再利用位于云端的大数据系统对这些“小数据”汇总分析,形成这些设备健康运行的数据模型,指导企业提前维护。
常州明杰模具公司通过小改造,将设备方位坐标、历史开关记录、报警信息等数据链接上云,成功将因设备故障引起的产线停工情况减少30%,目前企业生产线已全部完成触网升级。除了解决“入门难”,常州还通过星级化评比、设立专项扶持基金等办法,为中小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绘就成长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