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倒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大的变革就是机器人在制造工业中大规模的应用,以实现劳动力的代替,迎来了中国机器人大发展的时代。
仅几年时间,我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制造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的增速尤其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3.11万台(套),增长81.0%。2018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7.38万台。如今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102个行业中类,同比拓展了3个行业大类,11个行业中类。
劳动力短缺会成为我国新常态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工业机器人种类众多,主要存在三大分类标准,按机械结构分类可将工业机器人分为串联机器人、并联机器人;按操作机坐标形式分类可分为圆柱坐标型、球坐标型、多关节型等,该分类是最常使用的分类方式;按程序输入方式分类可分为编程输入型与示教输入型。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最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但在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高端领域均由国外企业占据。国内企业机器人业务起步较晚,产品产量水平仍然较低,竞争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虽然处于低端,但我国机器人产业敢已基本形成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制造,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本土自主品牌也从自身企业特点出发,形成了各自富有特色的系统集成应用方案。
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各地招商的重要目标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三极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机器人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全国最发达地区,上海市2017年生产量达到5.88万套,占全国生产总量的40%多,再加上周边的苏州市、南京市及常州市,长三角地区在机器人布局上已经良好的梯形发展态势。
以深圳、东莞及佛山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也不甘人后,在机器人研发、制造等环节也开始全面布局,2017年深圳市生产量达到14512套,增长率74.4%,处于全国主要城市第二位。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机器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
机器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