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五、长七、长十一运载火箭……在第十二届中国航展上,除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将以1:10模型首次集体亮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一院)还将展出三款运用航天高科技打造的机器人、气化炉模型等,系统展示航天科技在军民融合智能化方面的运用,让观众了解目前我国是如何将智慧火箭、智能火箭方面的巨大科技成果,通过军民融合,转化运用于智能化产业,让航天成果惠及国计民生。
据航天一院经营投资部副部长何国胜介绍,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一院通过60余年不断自主创新,不仅取得了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代表的巨大科技成就,还通过军民融合,将航天与智能产业相结合,升级传统产业生产模式,催生出新的应用领域,推出了多款“神技”机器人。据透露,即将闪亮登场今年中国航展的三款机器人分别是智能安防机器人、教学机器人、工业外骨骼机器人,它们均在8月举行的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大出风头。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机器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工业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是针对机械制造、快递物流作业、灾后应急救援及医疗康复等对个体作业能力要求比较高但又无法使用自动化设备的领域,航天一院科研人员依托航天高比功率机电作动技术及能源管理技术,融入航天系统轻量化和模块化设计理念,打造出的这款机器人自重25公斤,可协助操作者完成背负60公斤载荷保持每小时4公里的长距离、多地形行走作业。
控制系统是火箭的“神经中枢”,它可以让火箭在飞行中“头脑清醒”,控制几十万个元器件工作,按预定路线飞行,在规定位置做规定动作,还能根据情况随机应变,闪转腾挪。利用此项技术,航天一院研发出了智能安防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加入航天“智慧”后,可自主避障、状态“自检测、云监测”,保护客户数据和权益,还可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实现快速发现、定位。教学机器人则通过系统配套机器人控制器在回路的半实物仿真教学系统,充分满足高校实验虚拟结合数据分析等需求。
据了解,航天一院依托航天运载火箭发动机燃烧技术研发出来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将在今年中国航展现场首次进行炉体展示,“之前仅展示过该炉体模型,此次航展现场将首次进行炉体的实物展示。”何国胜强调,这一军民融合产品对于我国环保意义重大。
据介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缺乏自主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使传统的煤化工成为高消耗、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通常煤的利用率仅为30%,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可将煤炭利用的效率提高到90%以上,一台炉日处理煤可高达3000吨。”何国胜表示,航天一院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投资少、高效环保的国内首套HT-L粉煤加压气化炉,注重煤的洁净、高效利用,强化对副产煤气、合成尾气、煤气化及燃烧灰渣等废物和余能的利用,完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
“环保事业关乎社会民生。在国家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政策形势下,航天人应当义不容辞地为环保事业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通过军民融合将航天高科技转化运用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进而推动煤化工企业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何国胜表示,希望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在航展上的展出,能吸引到环保企业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