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介绍,一批机器人质检员、机器人医生正迅速自学成才、强势崛起。虽然在它们的帮助下,人类可以更快地制造出更优质的产品,更准确、更及时地诊断疾病,但是人工智能的黑箱也愈加让人看不透了。在工业和医疗领域,面对不可逆转的机器换人浪潮,首当其冲的似乎是工作内容高度重复且机械化的生产线工人和配药打针的护士。然而,随着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视觉正日趋敏锐,技术含量更高的质检与诊病工作也渐渐可以由机器人来担纲。或许在不久之后,人类质检员和专科医生也将变得岌岌可危。
金属3D打印是目前3D打印产业在大规模生产方面走得最远的分支之一。3D打印“一次成型”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产品质量检测方法也会不同于普通质检,从最近业界的动态来看,已有专业人士选择了同样年轻的机器视觉技术来辅助这个新产业。2017年6月,美国著名研究型高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发了一种识别金属3D打印粉末的机器视觉系统。与成品检验不同,该系统像是一个预言者,它在粉末投入生产前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并判断其能否被制成合格的产品。整个检测流程都是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完成,系统会把它对粉末微观结构的观察结果详细呈报给人类工作人员,包括粉末的种类、强度、韧性、疲劳寿命等,准确率超过95%,比训练有素的人类质检员更为出色。这套系统有望在五年之内得到推广。
除了科研机构,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也在机器视觉质检领域下功夫。2017年11月初,美国通用电气(GE)宣布他们正在研发一款金属3D打印自我检查系统,其核心技术便是机器视觉。与卡内基梅隆大学相似的是,这套系统也将把观察重点放在粉末上,做个了不起的“预言家”。根据GE的构想,人们可以根据这套系统的建议选出优质粉末进行生产,且能完全省略后处理与成品质检环节,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机器视觉在看病方面的能力也颇像一个先知,它能比人类医生更早地看出潜伏在患者身上的病魔,且准确率也不输人类,甚至能纠正人类的漏诊、误诊。以往仅由人类医生来分析判断的超声、CT、磁共振等医学影像,交给机器人重新审视一遍会是个可靠的双保险。
其实,这些“眼神犀利”的机器视觉系统并不会以人的方式洞悉一切,它们也不必像人。通过收集数量非常庞大的专业影像数据,并以机器学习来迅速分析总结,机器视觉系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学成才,它所“过目”的医学影像比一个人类医生整个职业生涯遇到的还要多得多!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机器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
机器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