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现故障,送4S店嫌贵,送路边维修点又担心质量,而对于价格、零部件的品质真懂的不多。日前,电商巨头京东宣布正式进军汽车后市场,彻底打通品牌商、经销商、维修方、消费者之间的全产业链条,让车主修车修得明明白白。去年秋天,京东的老对手阿里巴巴也高调进入后市场,宣称要开设2万家门店。这意味着,又一个庞大而无序的消费领域或将迎来一场巨变。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人士指出,在发达国家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中,汽车后市场占比通常达50%-60%,而我国目前只占10%左右。汽车后市场需求通常与车龄密切相关,车龄超3年,售后需求开始增加。车龄达6年后,汽车维修等后市场需求达最高。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零部件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超过2亿的汽车保有量中,平均车龄已近5年。
在4S店体系之外,目前市场上共有超过40万家汽车维修服务店,数量上远超需求,但其中拥有二级以上资质的汽车维修店不足十分之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而汽车用品的选购又需要一定的专业性,普通消费者往往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复杂的分销层级和零散的市场销售让品牌厂商难以准确掌握产品销售情况,盲目定制的生产目标致使下层经销商层层压货。而修理厂却常常因找不到配件让车主苦等数月。行业成本因此居高不下。
消费者有望看到身边有京东品牌标识的汽车服务门店渐渐多起来。京东汽车后业务负责人庆岩表示,京东会在新技术基础上重构货流和信息流,“品牌商、经销商和维修店将迎来互联网化运营,未来,消费者可以为私家车建立‘病历本’,系统内的所有门店通用”。此前,阿里巴巴方面也有类似的表达。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逢玲看来,电商把很多成功的商业理念和商业模式复制到汽车服务市场并非难事,线下众多维修厂将迎来大洗牌,消费者也有望享受更透明的维修服务。
业内专家表示,汽车后市场的水很深。2015年到2017年初,带有互联网性质的后市场创业公司超八百家,如今还运营的已不足十家。拥有强大实力的京东与阿里能否破局,不妨拭目以待。
相关研究报告:
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