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池管理系统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2017-08-11 04:30阅读:88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可以预见的庞大市场前景吸引了各路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材料及设备等各个细分领域。目前有许多专业厂家、动力电池企业和整车厂商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生产,至少有上百家,但国内众多电池管理系统厂商中,多数为民营企业,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通过自身研究或收购,掌握了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比如均胜电子;而部分进入公司仅能开发低端的电池管理系统产品,各汽车主机厂对电池管理系统的选择也多有不同,这为广大电池管理系统厂商带来了发展机遇。

无论汽车整车厂、电池厂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进入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研发中,以求掌握电动汽车这一关键核心技术。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电池管理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了解,国内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这三类企业:

1、新能源汽车厂商,代表企业:比亚迪、北汽新能源

2、电池厂商,代表企业:CATL、沃特玛、普莱德、欣旺达等

3、专业电池管理系统厂商,代表企业:均胜电子、惠州亿能、安徽力高、深圳科列技术、深圳国新动力、杭州杰能动力等

新能源汽车企业:我国一线整车企业中或多或少都设有电池管理系统团队,而其中又以北汽、比亚迪(BYD)为代表。现在的新能源整车企业,大多拥有极大的体量与雄厚的研发实力。放眼全球基本一线车企都至少自己来开发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单元,而供应商最多只提供到从控级别。

电池PACK企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变革起源于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系统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电池,这是电池PACK企业在电池管理系统市场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电池PACK企业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如果研发投入不够,其自主开发的成本往往会大于其直接购置第三方电池管理系统的成本,且在条件制约的前提下其自身开发的可靠性也较难有保证。

专业电池管理系统企业:第三方电池管理系统公司大多轻资产运行,比较专业完整。虽然这类公司整体人数不多,但全部非常专业于电池管理系统。这种齐整的团队结构,往往囊括了包括电池管理系统软硬件开发,测试,电池标定等团队,甚至更细一点的还把软件进一步分为了架构,驱动,应用层开发等不同的组,硬件也细化为包括原理图设计,layout等团队,产品上还设产品经理,功能安全分析,电池方面还有专业的建模专家等。

相关研究报告:

电池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电池管理系统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电池管理系统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