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今年上半年的热词,“共享经济”一定榜上有名,随着共享单车迅速占领各大一线城市的街道,投资人和商家纷纷将目光聚集到了这一炙手可热的领域。借着共享的春风,更多的共享商品被催生出来,比如共享充电宝。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充电宝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今年3月到4月间,已有10多家做共享充电宝的创业公司在市场上出现,而行业获得的融资总额将近3亿元。如此多家公司同时扎堆这一行业,共享充电宝能否像单车一样产生收益,带来预期回报?对于这一行业的前景,街电CEO原源和随充CEO李夏炜在29日广州举行的“共享经济的下半场”论坛上分别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传统实体和互联网经济的碰撞遵循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过程,共享单车的成功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智能锁、骑行数据、点位分布,以及背后的智能调度网络就是体现。
而选择充电宝这个行业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最初人们买充电宝,就是买个储电装置,后来,充电宝有了附加功能,比如可作为无线路由器等。但随之问题显现出来,因为“充电宝和单车类似,成本都很鸡肋“,虽然价格不贵,但若买了不用就完全失去价值。所以如果商家集中购买,提供给用户,能随时使用,随时归还,不给用户造成负担,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原源从中看到商机,这也是街电诞生的初衷。
他认为人们对充电宝真正的需求其实是在出行过程中,而这一想法其实来自于自身经历。有一次在出差途中由于手机没电无法联系客户,他非常着急但无计可施。如果火车站有移动充电装置,上车时租借,到终点再归还,将会缓解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手机没电的窘境,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让用户在出行途中实现跨市,跨省,甚至跨国体验,这成了李夏炜的目标。
短短数月时间,共享充电宝在市场上的热度堪比当初的共享单车。然而和单车不同的一点是,单车一定程度上是刚需,而充电宝不是。此外,科技的发展以及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更新升级都让充电宝的存在价值受到了包括了王思聪在内不少人的质疑。10年前手机续航能力可以达到2至3天,而10年后,手机续航也许会再回到这样的状态。面对这一质疑,街电CEO原源分析道:虽然电池容量在增加,但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发达,用电需求也在增加;此外,即使手机续航能力发展得再快也还是需要充电的,只要有需求,就有商机。他表示,街电要做的就是技术革命到来时做好准备。
相关研究报告:
充电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充电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充电宝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