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加快推动重大能源装备“走出去”,积极拓展海外油气合作。中国能源企业也确实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特别是去年9月中英法三方签署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最终协议,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设备“走出去”提速。同时,各能源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能源领域的“一带一路”合作。去年1月,国家电网、埃及电力与新能源部签署埃及EETC500千伏输电线路项目合同,沙特阿美中石化延布炼厂投产启动;11月,中石油中标阿尔及尔炼厂改建项目。
中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近期能源需求增速放缓都是推动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动因。一方面,快速增长的需求激发油气、矿产企业为购买资源和满足需求而率先“走出去”,另一方面,近期增速放缓导致的产能过剩也在迫使能源设备制造公司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过去谈到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更多的是购买能源。的确,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全世界能源充裕和不太充裕的国家和地区都遍布了中国能源企业的足迹。中国受限于“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征,油气进口量不断增加。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23%左右,尽管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速近两年有所放缓,2015年世界能源需求增量中仍有34%来源于中国。持续上涨的油气需求迫使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寻找能源资源。如今,随着中国能源需求放缓导致大幅度产能过剩,中国的能源企业还需要在能源装备与技术方面“走出去”。
事实上,巨大的市场空间已经决定了中国的能源企业逐步转型成为成熟的全球大型跨国公司,并在全球500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这一过程不仅是企业有意识的行为,更是一个必然发展的过程。2010年,中石化、国家电网和中石油在《财富》世界500强中分别位列第七、第八和第十位。短短6年时间里,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已在去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位列第二、第三、第四位,仅次于沃尔玛,成为超过壳牌的全球最大三家能源公司。此外,在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共有130家能源企业,而中国就有47家能源企业入榜(包括11家电力企业、9家煤炭企业、4家钢铁企业)。与其他国家大型跨国能源公司相比,中国的能源市场增量决定了只要中国政府不拆分国有能源企业,中国大型能源公司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全球500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且位居前列。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政府提出加快推动重大能源装备“走出去”,这对中国能源类企业“走出去”提出新的要求,除了买资源,还应重视装备、技术和服务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