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半导体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2009-03-03 11:18阅读:115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最近几天,台湾的股市、政坛、业界都在关注DRAM产业的发展。由于半导体厂商茂德的可转债于本月十四日到期,而本周则进入到期后的缓冲,无论如何要做个解决。媒体报导,银行团目前正在与业者磋商,看看能否谈出个头绪。另一方面,经济主管部门似乎也在与业者及海外母厂商洽谈,希望能提出一个整并模式,但似乎进展有限。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社论分析了DRAM此次面临的危机与转机,也指出台当局介入所必须要有的心理准备,以及必须要掌握的大原则。

    社论说,首先,力晶、茂德等半导体厂商都是民营事业,他们的营运成败当然受市场竞争淘汰法则的筛选。今天,台湾半导体业者之所以面临倒闭的窘境,固然有一部分原因归咎于金融海啸,但也有自身经营不善的因素。台湾出面干预市场运作不是不可以,但必须要基于更高的理念基础。单单因为避免半导体员工失业,并不构成台当局强力介入的理由。

    以目前的情势来看,台湾DRAM的竞争力不如韩国,而且厂商家数太多,即使今天没有金融海啸,该产业一两年后也注定是会病痛缠身。当局出面干预市场,绝不是为了“把病症拖久一点”,而应该是为了“把疾病治好”。唯有掌握这样的大原则,才有讨论挽救DRAM的空间。

    其次, 社论认为,DRAM的病究竟治不治得好,岛内财经当局必须要抛开政治压力,诚实面对。大家都知道,台湾半导体代工业者家数太多,又与海外技术母厂殊少整合,不但技术上拚不过韩国三星,甚至彼此间竞争,中长期根本处于极不利状态。故要把DRAM大病治好,不但要促使台湾五家大厂整并,也要促成台湾代工业者与海外技术母厂之间的整合。不止如此,整合之后的新老板,当然不能由原来经营不力或恶名在外的业者来担任。因此,治DRAM病所需药方极为复杂,牵涉到五家岛内厂、三家外国厂与海内外至少十位企业家。

    台当局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但手中真正有的筹码,就只有纳税人的“钱”。DRAM公司中没有公股代表,而对海外技术母厂台湾当局更没有发言权,故所有的整并案都要由业者主动提出,台当局被动审查。要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把DRAM的疾病治好,恐怕非得有雄才大略的官员方能竟功。

    坦白说,台当局出面干预半导体整并,当然是着眼于救产业,但台当局的态度越积极,业者就越有可能“拿翘”,整个的谈判就越为复杂。事实上,在台当局高官矢言救DRAM之后,市场上原本不怎么值钱的可转债价格就涨了一倍。而在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情人节”谈话之后,连股市都涨停捧场。

    对此,《中国时报》的建议是:如果救DRAM是为了治好台湾半导体业的痼疾,那就必须在心态上有所调整。台当局官员必须先破釜沉舟,一定要看到治好病的完整药方,且在绝对合理的价格之下,才能出手。如若不然,则宁可让若干厂商跳票、破产、倒闭;其实,个别厂商倒闭之后,并不表示产业垮台或员工失业;相反的,破产之后只是法律程序比较复杂,有时反而使另有所图的业者见黄河而后死心,有利于后续谈判的进行。换言之,破产重整是法律上逼使业者让出喊价权的自然机制;既然市场内的谈判难以达成共识,那就只有靠市场外的司法程序,去促成重整了。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