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汽车两大产业振兴规划率先通过国务院审议,其他八大产业的规划也在做最终的制定修改工作。1月15日,参与制定装备制造业规划的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装备制造业规划今天将由发改委、工信部及行业专家共同讨论,做最终修改后再上报国务院。
本周,工信部在京召开了部分机械行业协会工作座谈会,会议形成五点建议,一是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抓住机遇促进产业升级;二是加强自主创新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品升级;三是从政策层面支持企业重组兼并,少铺摊子,促进企业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转变;四是加快首台(套)政策落实,鼓励用户采用自主化国产设备;五是加强关键基础件的政策支持,促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上述权威人士表示,从这次会议可以基本看出振兴规划的基本思路,与汽车振兴规划相比,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规划没有特别具体的刺激措施,主要是方向性和政策性的调整方案。“规划意见稿中印象最深的涉及重大装备和基础零部件,尤其是基础零部件首次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据了解,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基础零部件依赖国外进口,受制于人。国外供应商企业在基础零部件供给、价格、供货期、规格等多方面陆续开始对我国采取限制,同时,一些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中存在问题,影响产业的正常发展和做大做强,约70%的行业利润被进口零部件吃掉。
业内大企业建议,应由政府部门出面支持、引导工程机械行业突破基础零部件的研发薄弱环节。即政府部门应对基础零部件技术研究给予减息贷款等经费支持或优惠政策,由有关部门出面联合高校等科研力量,重点突破中高端液压元器件、发动机等研制难题;其次,主机企业与配套件企业组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主机企业集团向基础零部件企业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增强配套企业生产能力;同时,政策引导、扶持,通过资产重组或并购组建数家大型基础零部件企业集团,增强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市场开拓及研发能力。
权威人士表示,国家也将在这些重点升级研发领域给予类似钢铁业那样的资金支持。而在核电、新能源等重大装备制造业方面,对企业购置高端、环保设备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以及对国内用户采购国产机械装备也可能给予一定优惠。
造船产业振兴规划或第二批“上会”
1月15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造船产业振兴规划安排上会的时间很靠前,或将成为第二批被审批产业规划。
记者多方了解获悉,造船产业振兴规划初稿已定,正在对细节内容进行推敲。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指出,当前船舶工业的重点任务主要三个方面,即要保订单、保市场,调结构、促发展,提高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等等。
实际上,在去年12月下旬,工信部就振兴规划内容专门组织召开船舶业管理座谈会,国内主要造船企业和金融机构均参与探讨,其中银企支持性政策被“重点关注”。其政策包括:如何发展船舶融资租赁、扩大出口买方信贷等,以加大对船舶工业的金融政策支持。
“与汽车产业不同,造船业的振兴首要解决的不是消费力不足的问题,而是如何确保手持订单完成和交付。” 中国船舶重工经济研究中心专家李赪向上海证券报表示,这需要对造船企、船东两个方面的金融支持。她还指出,对于前期人民币升值给船企造成的压力,也值得关注。
“对国轮国造也应给予进一步的支持。”李赪表示,这包括信贷和产业政策支持,以提高国内船东在国内船企造船的积极性。
对于可能出台的振兴规划, 申银万国一份研究报告也有所预测,认为政府未来将会在帮助企业应对弃单风险、扩大国内需求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进一步出台措施。其中包括成立船舶工业发展基金和成立融资租赁公司等,以确保重点船企订单的顺利完成和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