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主体显然都感受到了这股凉意。有些消费者,转为观望。二手房市场最为敏感,中介机构发现,一套房的成交周期在拉长,买方的议价空间加大。在投资端,房企拿地更加谨慎,决策流程更长了。一位房企高管跟我说,在看不清后市的情况下,只有先看看再说,因为现在拿错一块地的代价实在太大。北京某中小房企,因为错判区域市场,拿了一幅高价地,至今仍喘息未匀,地还晒着呢。
这也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虽然房地产产业结构调整喊了有不短时间,但有些城市还暂难摆脱对土地收入的依赖。土地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好价钱,这些城市嘴上不说,心里也是很难受的。一两个月还好说,如果土地市场真要“冷”几个月,财政收入或许就会捉襟见肘。
土地交易下滑,会不会影响房地产投资?客观地说,会。今年前7个月房地产投资增幅还是很不错的,但剩下几个月大概率会放缓。于是某些专家又要担心房地产投资“拖累”经济的问题。但7月会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的手段”对这种疑虑是最好的回答。
即使房地产投资增幅放缓,也会有其他投资补位。中央几次重要会议都提出要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其他包括交通市政、健康产业等民生方面的投资。如你所知,这些方面的投资额相当庞大,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动辄万亿级投资。明年专项债额度已提前下达,可以起到惠民生、稳投资的作用。
相比之下,房企们稍为焦虑些。有些中小房企更为紧迫的任务,是考虑如何生存,那就暂时别去思考拿地的事了。手握余粮的大房企,则要平衡公开市场拿地与并购的机会成本,以及公开拿地的时机。考验的是老板们的前瞻眼光与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