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融资环境的收紧,使得这种冲动进一步加强。7月,光大信托发布紧急通知,暂停所有房地产类项目募集。尽管该消息最终证明不实,但近期房地产融资受到严格管控却是事实。今年第二季度,监管层对信托公司的房地产项目进行摸底检查,并要求部分公司进行控制。5月17日,银保监会发文,强调了针对房地产融资项目进行严格管控。受此影响,房企加大了在海外发债的步伐,也在今年的销售管控中,更加注重“回款率”等指标。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然而房地产重回款并不等同于重周转。指望企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周转速度并不现实。高周转意味着高增长。但当企业的规模上了一个台阶之后,内部的管控体系、财务平台、人事架构都必须升级,才能支撑这个规模的实际需求。房地产企业通常都会三年为周期,进行自我调整,具体表现为“一年冲规模,两年做调整”。
从2017年以来,大部分房企已经维持了两到三年的规模高速增长,本身就到了做内部调整的时候。因此,放缓周转速度,也是企业内部调整的需要。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这种情况将可能持续一到两年的时间。据悉,从去年开始,万科、恒大、碧桂园等头部企业的规模增长速度已经明显下降,这也被视为触及规模“天花板”的一种表现。
而一旦周转率下降,房企的业绩表现将可能受到影响。由于过去两年房企的拿地和融资成本都不低,预计未来企业的利润率将受到挤压。这种变化最快可体现在今年的半年报和年报中,这也意味着,过去几年难得一见的“高增长、高利润”时代将面临终结。